那些来自城关的青年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多年以前,我刚开始当大学老师,一项工作是辅导高等自学考试的本科毕业论文。我们那个学校辐射面真广啊,很多学生家在边远山区(比如姜文拍《鬼子来了》的那种地方),他们用寒酸的信封把论文寄来,一封容纳不下,一起寄三封四封,因为参考资料有限,主要内容也就是抄书。令我惊讶的是,这批学生里选了“外国文学”做毕业论文题目的还真不在少数,男学生写《红与黑》,女学生写《包法利夫人》,极为常见。老教师开导我说:是啊是啊,于连和爱玛都是城关青年啊,他们感同身受,所以喜欢。
  “送教下乡”的关系,我后来去过那样的小镇,一条或几条大街,几幢贴了马赛克的办公楼,饭馆的牌匾灰扑扑的,“东风饭店”一类,的确像福楼拜笔下一眼望得到头的永镇,乏善可陈。如果循规蹈矩,生活在这样的小世界里,仗着“地面熟”,到了中年之后当能如鱼得水。如果有些才华,惦记着“生活在别处”,反倒是有些“麻烦”。
  一般而言,人总是从自身的经验和环境来判断世界的,小地方的才子才女,因为没有可以比较的参照系,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才华到底有多少分量。高估的,容易显得夜郎自大;而低估的,随波逐流湮没无闻,根本就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高估自己的人,理想远大得吓人,而且认死理、一根筋,如果机缘不巧不能成功的话,在别人看来是志大才疏的喜剧,在自己的体验中,那是生不逢时的悲剧。更重要的是,他们到底没底气,在大城市的势利的万丈红尘前,极度的自尊与极度的自卑往往纠结在一起,由于太看重自我的尊严和他人的评价,人整个是脆的。其实无论城里还是乡卞,理想主要是用来幻灭的,只是因为这重脆,城关才子的幻灭幻灭得尤其惨烈。
  实话说,我的学术原则遇到这批学生后自动收缩。人家答个辨都要提前一两天从山里村里赶过来,没准鼻角还沾着煤灰,你还跟人家计较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忒不厚道了。我夸他们,我帮他们,我复印了参考资料寄给他们,我沉浸在人道主义的恩师小情怀里自我陶醉,直到听说那个故事。
  某某,一个男学生,才华是有些的,但是绝没到横溢那个地步。我给了他“优”。他写信来谈人生和理想,我也回了信,应该是写了不少鼓励的话。这样的事情一年总会遇到两三件的,我没在意。几年以后,我去他所在的镇,当地教育机构的领导请我吃饭。席间喝了不少酒,气氛熟络了之后,一个小领导模样的对我说“您的学生某某,可真惨”。我的学生某某?我诧异了。原来这个某某,把我的鼓励全都当真,打着我的学生的旗号,自视为镇里大才子。他与领导吵翻,自己去了深圳发展。在深圳也没赚到钱,老婆又跟人私奔,只好灰溜溜地回来。本来的小萝卜坑被人占了,万般无奈开了个卖针头线脑的小杂货店,据说酗酒很厉害——小领导是某某的远亲,所以望着我的眼神很有谴责的成分。我恍惚记得,某某的毕业论文写的是《无名的裘德》,简直是报应呐。那顿饭,我还真喝高了。
  从那以后,我意识到过分的同情与不切实际的鼓励是城关才子的毒药。说起来,人人平等只是理想而已,出身的不平等、环境的不平等、智力的不平等、教育的不平等,已经在青年时代定位了人。老师不该善意地忽略这种种不平等,而是应该尽量客观,让学生在直面不平等之后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好还能不失进取的勇气。不可否认的是,老师这种“权威意见”说出来的时候,经常是刀一样伤人,还有政治不正确之嫌。
  不过,在正规的本科教育的课堂上,我总是叮嘱那些优越的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们,不要小看了身边那些小地方来的同学。他们能够坐在这里,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也许在知识储备和学术视野上,他们暂时处于劣势,但是,在他们身上,追求承认的愿望是如此巨大、如此巨大,所以,他们才真正具有成功所需要的心理动力。
  不是么,近百年前,有一个出身韶山农村的孩子,在16岁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县中学读书的时候:抄了这么一首“感动中国”的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无处不青山。
  编辑 斯琴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愤怒地谴责“毒胶囊”。但在另一个事件中,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却表达着与之相反的立场: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名小学生说,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樣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有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而知识分子则纷纷表示,小小孔融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觉悟,孔融让梨的故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给她买卧铺!”  没想到此话传到该同学耳朵里,让她很难受。虽然幸福要靠每个人自己心理调节,但是自己也要学会不去惊扰别人的幸福。  路边有一地摊,摆地摊的是一个中年女人。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送饭。他一下车,就谦意地笑道:“对不起,来迟了,饿了吧?”  女人抬起头,看到男人,眼
又到了年节送礼的高峰,我想到了兰姐。  那天中午11点半的时候接到电话,说兰姐要到家里吃饭。  到家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手术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原本也没有打算告诉你们,所以什么也没给你们带。  她带的东西都已经送人了,给专家塞了3000块钱,还有一斤海参,连护士都有两包大海米。于是,她很快加了塞,直接送到手术室,化验什么的都不需要,伤口一缝合就可以走人。  她动手术的部位是乳
人生漫长,难免离婚。  最近这两个最有名的,一个叫张柏芝,一个叫钟丽缇。  两位都是美女,论年纪,小钟恰好比小张大上十岁,钟丽缇是70后,张柏芝是80后;论名气,小钟比小张小得多,钟丽缇不过在九十年代的烂片里演过几个花瓶的角色,哪里像张柏芝演过经典剧得过大影后;论财富,身家过亿的小张肯定多过一个过气的二线明星;论离婚后的担子,小钟更辛苦,张柏芝商定与小谢共同抚养两个儿子,三亿基金会等着儿子们长大去
最近听说北京有一个特别好的同城活动,叫“一起哭一哭”,组织者就是很有名的cry club。  每个周末,都会聚集一批人,来到这里,先作自我介绍,然后,大家按顺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这些可能是在其他场合难以启齿或无处倾诉的,只有在这里,人人都是倾听者,也是倾诉者,如果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关注,那么你也要同等地对待别人。在每位cryer讲完之后,其他人可以举手表达支持,安慰,或者提问,当事人有权不回
人的梦想是没有阶级的。  《笑林广记》里有个段子,说一人爱吹牛,进过次京,就说自己见过天子。问天子住何处?答:门前有四柱牌坊,写金字曰“皇帝世家”。大门上匾额,题“天子第”三个金字,两边居然还有对联,所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贾平凹讲过个段子,笑点类似:俩关陕农民聊天:“你说蒋委员长每天都吃什么饭?”“那肯定是顿顿捞干面,油泼辣子红通通!”  类似的笑话,《红楼梦》里贾老太君早批评过了
姐妹淘安米过生日,说好可以拉家带口。于是我跟隋唐约好六点到家休整,七点准时出门。  我六点到家时,隋唐早就在家里了。他说特意提前半小时从公司溜出来的。我很满意他的表现,向来以家属身份出席我的姐妹淘聚会,他从没给我跌过份。  赶紧梳洗打扮吧!我弄湿头发,化妆,换衣服,那边噼里啪啦隋唐也没闲着。洗澡,刮胡子这是必须的。我换好裙子系上高跟鞋的拉带,配好手包,再看洗手间的门,还是紧关着。  坐到沙发上再照
就在小编面对窗外浓重的雾霾愁眉苦脸之时,一个消息有如圣光一般穿透层层浓雾,直接照亮了小编的心田!午后版荣获“最受读者欢迎期刊獎”殊荣!起初小编还心想,别是骗人的吧,一看署名,了个大去,博看网!这可是号称“全球第一”的中文报刊网啊!这不是在做梦吧!哈哈哈哈!感谢读者们多年来的支持!午后编辑部全体编辑在这里作揖,鞠躬,恭祝新年好啦!马年到,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回报大家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