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感冒:戴口罩不如戴帽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因为寒冷和空气污染,不少人在外出时习惯长时间用口罩或围巾捂着口鼻。诚然,戴口罩对阻止被污染的空气、风沙等有很好的功效,但这种做法会降低人体御寒能力,更容易患感冒。
  人体鼻腔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黏膜和鼻毛,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其中的毛细血管是鼻腔内血液畅通的重要枢纽,许多海绵状血管网的畅通会使血液循环更加旺盛。黏膜则覆盖了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表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抵御外界的冷空气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只要通过适当锻炼,人体的耐寒能力会有所增强。老戴口罩容易消减鼻腔的自然抗寒能力,增加患感冒几率。还有一些人在寒冷时,喜欢把围巾当口罩,以为可以“一物两用”,其实这样非常不卫生,因为围巾中的原料多是羊毛、化纤织物,常常带有不利于人体的物质,如果把围巾围在嘴上,人在呼吸时,纤维和细菌等容易吸入肺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时间不宜过长。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如有慢性气管炎或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外出时要注意保暖,要戴口罩。此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也该戴上口罩。
  其实,预防感冒与其戴口罩,还不如戴帽子。因为人的头部皮肤较其他部位的皮肤厚而致密,头部的血管及淋巴组织极为丰富,并含有大量皮脂腺、汗腺等。头部常外露,毛孔也较大,最容易散失热量。在热量散失的同时,因空气对流,风寒极易乘隙通过头部侵入人体。而在冬季,气温较低,即使处于静止状态的人,如果不戴帽子,从头部散失的热量也很可观。研究显示,不戴帽子又不常运动的人,外界气温在15℃时,通过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1/3;4℃时会散失总热量的50%;在0℃时可散失总热量的60%。所以说,在严冬,如果不戴帽子外出,热量会迅速从头部散发出去,人在此时易受风寒侵袭而患感冒等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评比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该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1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58,应用常规护
中国人对人际交往的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从正月初一开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间要互相走走,互致新春祝贺,名曰“拜年”。如今的拜年虽没有什么固定的套数,但也是有讲究的,正所谓“礼多人不怪”。那么,拜年都有哪些讲究呢?  拜年的时间:应以上午9~11时为好,太早了人家没起床,太晚了人家正吃饭,多有不便。下午一般都在自己家里活动,因为下午阴盛阳衰,不如上午走动能给对方带来生气。这虽然没有谁去提倡或作硬性规定,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力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当深刻认识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健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作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扩张型心肌患者共6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
冬季养生的方式很多,喝粥便是其中之一,小小一碗粥,养生大功效。  首先,粥大都是以米、面、杂粮为原料,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原则。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等粗杂粮都可以放在一起,煮成“一锅粥”,“粗细搭配”唾手可得。通过喝粥,每天吃1~2两(50~100克)粗粮的目标可以轻松达到。第二,粥的包容性强,想来点“腥”,鸡鸭鱼肉蛋奶都可以加进去;想吃清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今年以来,大盘不断走高,我们在各种不同的声音里度过牛市。于是我们将从数据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本轮牛市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它的因素。多元回归法拟合公式,代入数据进行线性回归。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被征地者”,失地农民。在探讨了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失地对农民的巨大影响等问题后,梳理了我国学者探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