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的军事理论课,是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防教育主要是对我国全体人民的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对全民族必须进行的、不可代替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增强国防实力的基础工程,因而也就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这还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高校中对大学生的军事理论教育就不仅是增强国家国防实力的需要,而且是增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需要。因而在这里我们必须认识到军事理论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从而重视军事理论课在高校中对于增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一、我们在军事理论课中进行的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而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因此,在军事课中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对中国近代国防历史的学习,同学们就会认识到,旧中国之所以因为落后挨打,主要就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发展的中国在近代却是领土被宰割,人民被屠杀,财富被掠夺,民族尊严被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践踏,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一百多年里一直生活在一场接一场的侵略战争的深重灾难之中,仅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伤亡就达到3500万人。从满清王朝、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因为落后而挨打的命运,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了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挫折、失败,最后才找到了社会主义这条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道路,而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使中国人民战胜了一切敌人,最终从屈辱中站立起来,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使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成千上万的先烈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理想得到了实现。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才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主权、任意欺凌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在今天,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不仅是对祖国的无比深厚的感情和保卫祖国的英勇精神,而且更表现为是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为祖国的前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进步而奋斗的精神。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会使任何国家都不敢侵略我们。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就是完全一致的。在今天的中国,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所以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就必然会促进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我们的党,从而把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升华为深层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为最高层次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们能够始终坚持正确地政治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站稳立场,始终与党和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使自己具有一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的历史使命。
二、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们还会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的主导价值观。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认识到,中国革命战争史就是人民军队的奋斗史,而人民军队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化身,集体主义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的思想。所以,如果没有集体主义,就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人民军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是人民的子弟兵,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抗灾抢险的时候,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人民军队总是会冲在最前面,为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始终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体现了高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人物,成为我们社会中坚持树立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典范,人民军队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以调动人们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以维护我们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如果没有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也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性质。因而就不但要求我们的人民军队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而且要求我们全体人民都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都应当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所以,作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材的大学生就必须树立集体主义的價值观,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牺牲个人的利益,要具有一种对国家、人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增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在今后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而我们在军事理论课中通过对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学习和对人民军队的了解就会大大促进大学生在今天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三、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们还会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增强勇于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的同时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不希望战争,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于我们,我们也要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于面对,为了祖国的主权、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利益,我们也能够走上战场,决不退缩。我们的大学生要向人民军队学习,我们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用劣势武器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人民军队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任何敌人所无法拥有、而是人民军队所独有的政治优势。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没有新中国。革命英雄主义体现着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怕任何困难、不怕任何牺牲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人民军队中造就了千千万万个董存瑞、黄继光那样的英雄,使我们的军队能够战胜任何敌人。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使人民军队具有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使我们的革命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还体现着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生观,才使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利害观、生死观,才使我们的人民军队具有了不可战胜的力量,而人民军队只有具有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一个军队要有一种拚搏奋斗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需要有一种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奋斗精神,需要在全体人民中倡导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积极人生观,这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导人生观,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只有在全体人民中倡导树立这种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坚决反对那些贪图享乐、甘于落后,不思进取的消极人生观和只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利己主义人生观,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激发我们民族的发奋图强的热情。我们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未来的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争中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同样需要倡导这种精神,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中也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需要我们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未来将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就必须使他们具有为祖国、为人民积极奋斗的人生观,这将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必须使他们能够继承前辈的传统精神,具有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而绝不能成为贪图享乐、害怕困难、甘于落后、缺乏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的人。未来的世界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竞争归根结底将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一种强烈的发奋图强的精神,怎么能够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呢?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对各种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缺乏奋斗精神的人怎么会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呢?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在今天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尖锐的挑战,这是我们的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成功永远只属于敢于奋斗的强者。所以,我们的军事理论课在教学中就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只有把国防意识教育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使我们的国防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才能增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们通过军事理论课学习,在增强国防意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热情化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刻苦学习的奋斗精神。在今天的信息化战争的条件下,要求我们的军队必须实现知识化,各种掌握高技术的专业人员将成为军队中的主要成分,信息化戰争时代的人民战争需要动员大量的科技人员参加各个方面的国防建设工作,在国家的各条战线上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的利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大量的热爱国家的科技人员,在今天就等于没有国防。因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材,而且也是国防建设中的栋梁之材,因而当代大学生就肩负着特别重大的历史使命,所以就必须全面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战胜任何挑战,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使我们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和国内的竞争和挑战中能够成为胜利者。
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军事理论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使我们的国防意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统一,既要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又要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与思想道德素质统一起来,从而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我们在军事理论课中进行的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而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因此,在军事课中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就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对中国近代国防历史的学习,同学们就会认识到,旧中国之所以因为落后挨打,主要就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发展的中国在近代却是领土被宰割,人民被屠杀,财富被掠夺,民族尊严被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践踏,帝国主义列强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一百多年里一直生活在一场接一场的侵略战争的深重灾难之中,仅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伤亡就达到3500万人。从满清王朝、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因为落后而挨打的命运,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了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挫折、失败,最后才找到了社会主义这条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道路,而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使中国人民战胜了一切敌人,最终从屈辱中站立起来,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使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成千上万的先烈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理想得到了实现。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才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主权、任意欺凌屠杀中国人民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在今天,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不仅是对祖国的无比深厚的感情和保卫祖国的英勇精神,而且更表现为是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为祖国的前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进步而奋斗的精神。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会使任何国家都不敢侵略我们。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就是完全一致的。在今天的中国,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所以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就必然会促进同学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我们的党,从而把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升华为深层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为最高层次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们能够始终坚持正确地政治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站稳立场,始终与党和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使自己具有一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的历史使命。
二、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们还会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的主导价值观。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认识到,中国革命战争史就是人民军队的奋斗史,而人民军队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化身,集体主义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的思想。所以,如果没有集体主义,就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人民军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是人民的子弟兵,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抗灾抢险的时候,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人民军队总是会冲在最前面,为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始终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体现了高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人物,成为我们社会中坚持树立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典范,人民军队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以调动人们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以维护我们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如果没有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也就会失去社会主义的性质。因而就不但要求我们的人民军队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而且要求我们全体人民都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都应当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所以,作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材的大学生就必须树立集体主义的價值观,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牺牲个人的利益,要具有一种对国家、人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增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在今后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而我们在军事理论课中通过对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学习和对人民军队的了解就会大大促进大学生在今天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三、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们还会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增强勇于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的同时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不希望战争,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于我们,我们也要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于面对,为了祖国的主权、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利益,我们也能够走上战场,决不退缩。我们的大学生要向人民军队学习,我们的人民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用劣势武器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人民军队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任何敌人所无法拥有、而是人民军队所独有的政治优势。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没有新中国。革命英雄主义体现着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怕任何困难、不怕任何牺牲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人民军队中造就了千千万万个董存瑞、黄继光那样的英雄,使我们的军队能够战胜任何敌人。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使人民军队具有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使我们的革命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还体现着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生观,才使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利害观、生死观,才使我们的人民军队具有了不可战胜的力量,而人民军队只有具有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一个军队要有一种拚搏奋斗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需要有一种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奋斗精神,需要在全体人民中倡导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积极人生观,这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导人生观,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只有在全体人民中倡导树立这种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坚决反对那些贪图享乐、甘于落后,不思进取的消极人生观和只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利己主义人生观,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激发我们民族的发奋图强的热情。我们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未来的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争中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同样需要倡导这种精神,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中也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需要我们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未来将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就必须使他们具有为祖国、为人民积极奋斗的人生观,这将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必须使他们能够继承前辈的传统精神,具有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而绝不能成为贪图享乐、害怕困难、甘于落后、缺乏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的人。未来的世界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竞争归根结底将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一种强烈的发奋图强的精神,怎么能够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呢?在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对各种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缺乏奋斗精神的人怎么会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呢?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在今天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尖锐的挑战,这是我们的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成功永远只属于敢于奋斗的强者。所以,我们的军事理论课在教学中就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只有把国防意识教育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使我们的国防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才能增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们通过军事理论课学习,在增强国防意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热情化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刻苦学习的奋斗精神。在今天的信息化战争的条件下,要求我们的军队必须实现知识化,各种掌握高技术的专业人员将成为军队中的主要成分,信息化戰争时代的人民战争需要动员大量的科技人员参加各个方面的国防建设工作,在国家的各条战线上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的利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大量的热爱国家的科技人员,在今天就等于没有国防。因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材,而且也是国防建设中的栋梁之材,因而当代大学生就肩负着特别重大的历史使命,所以就必须全面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战胜任何挑战,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使我们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和国内的竞争和挑战中能够成为胜利者。
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军事理论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使我们的国防意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统一,既要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又要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与思想道德素质统一起来,从而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