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航!海上惊魂180小时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gl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刻,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反对他。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事保持生存的意志,保持对自己的相信。
  海雾里迷失
  念星华是福建省平潭县澳前镇的渔民,16歲开始随父亲出海捕鱼,至今已经36年了。2019年5月14日,天阴阴的。念星华驾驶着蓝色小船,送4名垂钓客人到附近一座小岛后,便驶向离平潭海岸3海里的位置抛下锚撒下渔网。此时天色还没有大亮,念星华准备钓到鱼后便去小岛接客人一起回家,他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正向他袭来。
  半小时后,念星华拉上渔网,网中并没有收获。看了看海面翻滚的海浪,他估计因为风浪大,渔网没能沉到海底,所以才没有捕到鱼。念星华拉起船锚,准备离开,可环视四周,突然发现海面上雾已经很浓,他看不到一丝陆地的踪影,也辨不清回岛的方向。
  上午10点10分,念星华给在岛上海钓的客人打电话,对方说:“指南针朝西,向270度的方向开就能上岸。”念星华启动小船,平时约10分钟就能抵岸,这次,却开了约半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小岛。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开错了方向。此时海面上的雾越来越大,6米长的小船,船头都看不到船尾。他掏出手机准备再次给客人打电话,可手机已经没电关机了。被雾气团团围住的念星华只能抛锚,原地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越来越暗,念星华发现远处有一只货船开了过来。他使劲向货船招手,大声呼喊,然而他的小船在广阔的大海里如一粒不起眼的尘埃,并没有引起货船的注意。他将黄色的救生衣脱下绑到鱼杆上使劲摇晃,可货船还是从远处径直开走了。
  绝望中求生
  到了夜晚,海风吹来,念星华冻得瑟瑟发抖。夜越来越深,念星华感觉睡意来袭,但他不敢睡觉。晚上,海浪大时足有3米多高,船身迎浪很可能被吹翻。而且,附近常有大货船经过,很有可能撞上他的船只,所以他必须时刻警醒着。
  深夜,念星华看到红色和绿色两束灯光离他越来越近。他知道,这是一艘大货船正向他驶来。海上一片黑暗,货船上的人无法看到他,他必须自己躲开。念星华立即拉起锚,启动发动机,他连拉了三下发动机,船都没能启动,大货船离他越来越近,他的心开始颤抖起来。再拉,一下,二下……船终于启动了。他疯狂地将小船以26码的最高时速驶离航道,终于避开了大货船,但此时小船燃油已经耗尽。
  5月16日,念星华出来时带的粮食和淡水耗尽,他的嘴唇裂开了口子。船里还剩下半斤虾饵,他将虾摆到甲板上晒干,连皮带肉一起吃下去。他不知道还要在海上漂多久,所以不敢吃多,每次只吃几只虾。
  5月17日,恍惚中的念星华看到远处有一艘大货船,甲板上有人戴着安全帽走来走去。他欣喜若狂,使劲地摇动鱼杆,救生衣在鱼杆上左右晃动,可没有人看到他。他穿上救生衣,将空油壶绑到腰上,跳入海中准备游过去求救。游到离那艘货轮只有200米左右时,他大声喊道:“这里,救命,救命……”可是,海浪一浪接一浪向他打来,将他的声音淹没。正当念星华拼尽全部气力向货轮游去时,货轮已经起锚驶向更远的海面。看着在视线中越来越小的货轮,念星华绝望地向回游。当他竭尽全力游回小船时,发现腿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正鲜血直流,瘫倒在甲板上,他心中的绝望随着海浪一起翻滚。
  干渴和寒冷让念星华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他已经不记得自己在海上漂了几天,脑子里不时闪过的画面都是亲人们期盼的眼神。
  每天都有船从念星华的视线里经过,看到船只时,念星华就大声呼喊。可是一连几天,都没有人发现他。食物没有了,接的雨水也快喝完了,念星华感觉自己撑不住了,可能他将沉于海底,再也回不了家。
  得救后的团聚
  绝望之中,念星华看到远处有几艘货船开来,虽然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但他还是本能地招手呼喊求救。
  突然,念星华听到了远处船只传来汽笛的回应声。为了让对方清楚自己的位置,他硬撑着摇动起鱼杆上的救生衣。过了一会,他看到其中一艘较大的货轮调转了方向,向他驶来。在离他的小船15米左右的位置,大货轮停了下来,有人向他抛缆绳。当时,海面上有7级到8级的海风,对方一连抛了十多次,依然没能挂上他的小船。
  念星华坐立不安,他穿上救生衣,准备跳海去抓缆绳。这时听到大货轮上的人向他喊道:“不要着急,我们一定会救你的,就在船上等待救援。”大货轮调整方向后,缆绳终于成功拴住了念星华的小船。船员用绳子吊下物品,对念星华说:“你先吃点东西,喝点水。”念星华接住食物,大口地吃起来。他看到大货轮又调转了方向,在避风的船侧,他抓住引水梯拼命向上爬。在船员的搀扶下,他终于登上了货轮甲板。
  上了大货轮后,念星华向甲板上的船员鞠躬,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船员告诉他,当天是5月21日,该货轮是从香港开住青岛的“新福州”号,而这里已经离他家千里之外。
  当货轮驶入4G信号接收区后,“新福州”号船长周永光怕念星华家人担心,用自己的手机联系了念星华家人。接通视频通话后,念星华看到了妻子的脸,他激动地说:“是我,我还活着。”妻子看着他,笑着笑着放声大哭起来。她说:“我找了你好多天,海关还派出快艇找你,都没有找到,我以为你死了。”
  5月23日,“新福州”号停靠青岛港,在边检民警和青岛船舶代理公司的帮助下,念星华见到了从福建赶来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怔怔地看着亲人,恍如隔世,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但这次的眼泪,是喜悦的泪水。
  念星华听说船长为了救他,延误了两个多小时返航,费用增加了3万多元。他和妻子抓住船长的手,泪眼婆娑,颤抖地说:“太感谢了,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船长周永光也握着他的手说:“相比救人,一点损失不算什么。其实是你强大的求生欲望救了你。你一定要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出海的船只越来越多,渔民遇险被救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了。”
  念星华独自在海上漂流180小时的事惊动了十里八乡,村民们到村口迎接他归来,大家说这简直是奇迹。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20日,魏应州辞去康师傅控股董事会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职务。难得出现一条新闻,让人们重新想起魏应州。魏应州很低调,被媒体称为隐形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做他的“泡面老师傅”。  小油坊的传承  上世纪50年代末,一家名为“鼎新”的小油坊在台湾彰化的一个小村子里悄然开办了,创始人是魏应州的父亲魏德和。家庭式的油坊规模不大,产量不高,利润仅可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但即使这样,魏德和还是以生意人的
期刊
能和阿里巴巴一较高下的企业并不多,罗旭的纷享销客是其中一家。特别是在企业内部管理及办公应用市场上,阿里巴巴旗下钉钉的成长直接面临罗旭的竞争。2018年,罗旭的纷享销客成功与科大讯飞、京东云、腾达科技签约后,总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60多万。而在此之前,罗旭面临的却是数次绝境。  频频吃闭门羹  “推广企业服务,是一个苦差事。”纷享销客创立初期,推广十分困难,罗旭只能亲自上阵,“我们的第一批用户有100
期刊
新婚第5天灾难从天而降  闫志国曾是一名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他25岁那年,部队领导出于对他情感状况的关心,给了他一张年轻女兵的照片。领导介绍说,姑娘的名字叫张胜兰,出身军人家庭,是空军福建某部的一名护士,为人很不错,可以交往。  照片上的张胜兰穿着军装,笑容灿烂,闫志国怦然心动。怎奈相距千里,两人只能通过写信交流彼此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两年后,他们终于相定在唐山见面。  在部队领导的热心张罗下,两人在
期刊
两座城市,两个陌生人,因为一次几秒钟的影象而结下不解之缘。也因为一次照面,6年间,上海民警姜经纬用心扮演一个角色,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突降意外,丧失爱子  2003年,50岁的夏占海和妻子梁巧英在家乡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他们的两个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可以说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然而,这一切却在那年腊月十三戛然而止了。那天下午,夏占海外出回来,还未走到家门口,就被眼前的场景吓懵了
期刊
南京文气最足的地方,在哪里呢?  如果说在随园,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  位于南京小仓山一带的随园,原为曹雪芹祖上所居。1748年,诗人袁枚购得此园,名之为“随园”。袁枚辞官后,住进随园,开始编撰《随园诗话》。从诗人的天资到品德修养,从立意构思到谋篇布局,乃至诗的鉴赏、编选等,《随园诗话》无所不包,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案头书。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移至随园。这座上世纪“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曾经
期刊
留在繁华的大城市打拼,还是甘守寂寞与清贫,返回家乡守护红军烈士陵墓?26岁的冯炼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回乡守墓,只因一个承诺  1992年,冯炼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镇。在冯炼的记忆里,离家十几米的地方,有一座坟茔,墓碑上面写着“红军刘连长墓”。每逢节日,外出务工的父母总会提前返乡,祖孙三代一起去扫墓。爷爷陈忠民常常拉着冯炼的手,满含深情地讲当年曾祖父一家
期刊
这是一个颇有特色的书香家庭。妻子侯宁是国家图书馆国图艺术中心副主任兼北京国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丈夫沙太宝是IT精英。这个家庭有一个特点,爱搞发明创造,至今已经拿下36项专利,并且荣获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父亲点亮发明家之路  自从侯宁有记忆以来,她在家中最常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爸爸在读书。家里的藏书有几千册。侯宁的爸爸侯占山不仅爱读书,知识储备丰富,而且什么都喜欢看,什么都喜欢研究
期刊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以75岁的平均寿命计算,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用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已过大半,时间来去匆匆。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也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时间的水井永远不会干涸。而一张A4纸、900个方格,把时间量化,为人生建模,让人产生“时间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但
期刊
在八步沙,有一首民歌广为流传:“当年风沙毁良田,腾格大漠无人烟。要好儿孙得栽树,谁将责任担两肩。六家老汉丰碑铸,三代愚公意志坚。”这首古浪老调,唱的就是当地六个男人和他们子孙三代治沙的传奇故事。  38年的執著坚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他们在腾格里沙漠创造了奇迹,也让桀骜不驯的沙漠变得温柔起来。  挺进沙漠,守护家园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南缘。上世纪80年代,沙化以
期刊
浙江杭州90后小伙楼超曾是军迷,2011年入伍后,一个偶然机会他在部队接触到婚纱摄影。于是,他便将浪漫的婚纱摄影和阳刚的军旅元素结合起来,业余时间拍摄军旅版定制婚纱照,试图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战友们军旅生涯中的美好点滴……  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爷爷、外公、舅舅都曾当过兵,楼超从小就有个军人梦。2011年冬天,楼超终于如愿,光荣地成为原陆军某集团军的一名加榴炮瞄准手。  2012年年初,楼超被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