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来源 :矿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esh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新疆自治区若羌县境内,1999-2003年由新疆地调院第一、二地调所在喀腊达坂地区对进行化探异常查证,首次拉配泉组第三岩性段浅变质火山岩中发现。矿床位于阿尔金山东段喀腊达坂地区,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北接塔里木地块南缘,南与柴达木盆地毗邻。区内已发现主要矿床有喀腊达坂铅锌矿、喀腊达坂西铅锌矿、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喀腊大湾铁矿、万荣铁矿、阿北银铅矿、白尖山铁矿等(董连慧等,2007)。 Located in Ruoqiang County,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 Kaladasaka lead-zinc mine was verified by the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Geological Surve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Kanda Daban area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99-2003, Lithological metamorphic volcanic rocks are found. The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Kaladabanshan are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Altun Mountains. The area to the north of the Altyn Tagh North-East strike fault and the east-west Algin fracture are clamped to the north margin of the Tarim block and the south to the Qaidam basin Adjacent. The main deposit has been found in the region are Kadu Daban lead-zinc, Kaladasaka West lead-zinc mine, Caledonian West West lead-zinc mine, Chala Dayawan iron ore, Wanrong iron ore, North Silver silver ore, Bajianshan Iron Mine (Dong Lianhui et al., 2007).
其他文献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学科快速发展,专业的细分,迫切需要一直与医院发展规划相适应的护理队伍。因护理部平时注重专业技能、服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忽略对护理骨干管理意识
通过综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研究方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对电网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以及提高风光互补系统并网稳定性控制策略等,指出:未来低
<正> 面包虫学名黄粉虫,营养价值很高。据报道,虫体含蛋白质47.68%,脂肪28.56%、碳水化合物23.76%、还含有磷、铁、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所必须的16种氨基酸。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提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快速渗透到工业领域,工业信息安全态势面临全新挑战。特别是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等级
通过检索主要数据库,纳入有关药物经济学(PE)研究实施的指南。采用Excel对主要信息进行提取和整理并总结其异同点。结果显示,共纳入30篇有关实施PE研究的指南,从其发表国家可见,该指南大多数来
在海洋油气资源开采向深海进军的过程中,大型浮式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技术是平台成功设计的关键。平台结构一旦在运营中发生损伤事故,轻者会带来高昂的维修成本,重者将导致非常严重
应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区域差异较大,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