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教学中有自己许多体验,在各种体验中,既让自己头疼也让人发人深省的,就是低年级彝族小学生课堂纪律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发生一些干扰,课堂纪律问题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干扰。为了持久的维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卓有成效地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教师只要做到了对学生的良好纪律培养,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好动好奇向来是彝族学生的特征。在课堂上,有些彝族学生常常活动过度、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也有些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有些课堂问题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纪律。例如,打骂、推撞、追逐等侵犯他人的行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传递纸条等过度亲呢的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作滑稽表情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而有些课堂行为,例如上课时凝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等注意涣散行为;胡写乱涂、抄写作业等草率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等,直接干扰着课堂秩序,妨碍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要去思考解决办法,去建立课堂纪律规范制度。
课堂纪律规范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应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纪律规范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纪律规范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纪律规范制度。要促进学生从纪律规范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纪律制度规范建设的主人,把课堂纪律规范制度管理过程作为纪律规范制度教育的过程,既学生纪律意识培养的过程。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纪律意识培养:
(1)避免人为添乱。有些课堂上的乱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考虑不周到而带来的,要注意教师自己添了乱的病端。比如在一节课上,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小组上台竞赛。本来老师希望学生振奋精神,关注竞赛内容,但提出的要求却是:“为本组学生加油,”小学生立即来了劲:“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再控制纪律就比较难了,教学便会陷入长时间停顿。
(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很多老师不仅注意树立榜样,而且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指引着学生的行动。
(3)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比如老师说:“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很不满意。”“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以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彝族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彝族小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彝族小学生的人格侮辱。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教师期望的,教师就给予肯定,同时明确哪一类行为是教师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教师期望的,教师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
彝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不到十岁,对于彝族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导引,多采用正面要求。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面要求,明确方向。老师应为每一位学生讲清楚学校课堂纪律的内涵:包括“讲文明、懂礼貌、不打架斗殴、不影响他人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人的课堂发言、积极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而问”等。老师要有目的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他们做守纪的乖孩子,教给他们自我评价的方法。
(2)自我评价,树立榜样,渗透自觉纪律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人对己的自主评价,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所以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时做一次总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注意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和每个学生的自觉纪律表现作出呈阶段性的范例性极强的评价,并树立遵守课堂纪律的榜样。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启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或者借助文本内涵营造的让儿童喜闻乐见的氛围,有利于延长有意注意时间,并增强有意注意意识,强化儿童的自觉纪律行为。
总之,在低年级彝族小学课堂纪律意识培养上,既有同汉族等学生的纪律培养共性,也有其不同的特殊性,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
好动好奇向来是彝族学生的特征。在课堂上,有些彝族学生常常活动过度、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也有些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有些课堂问题行为会直接扰乱课堂纪律。例如,打骂、推撞、追逐等侵犯他人的行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传递纸条等过度亲呢的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作滑稽表情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而有些课堂行为,例如上课时凝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等注意涣散行为;胡写乱涂、抄写作业等草率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等,直接干扰着课堂秩序,妨碍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要去思考解决办法,去建立课堂纪律规范制度。
课堂纪律规范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应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纪律规范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纪律规范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纪律规范制度。要促进学生从纪律规范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纪律制度规范建设的主人,把课堂纪律规范制度管理过程作为纪律规范制度教育的过程,既学生纪律意识培养的过程。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纪律意识培养:
(1)避免人为添乱。有些课堂上的乱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考虑不周到而带来的,要注意教师自己添了乱的病端。比如在一节课上,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小组上台竞赛。本来老师希望学生振奋精神,关注竞赛内容,但提出的要求却是:“为本组学生加油,”小学生立即来了劲:“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再控制纪律就比较难了,教学便会陷入长时间停顿。
(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很多老师不仅注意树立榜样,而且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指引着学生的行动。
(3)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比如老师说:“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很不满意。”“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以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彝族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彝族小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彝族小学生的人格侮辱。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教师期望的,教师就给予肯定,同时明确哪一类行为是教师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教师期望的,教师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
彝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不到十岁,对于彝族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导引,多采用正面要求。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面要求,明确方向。老师应为每一位学生讲清楚学校课堂纪律的内涵:包括“讲文明、懂礼貌、不打架斗殴、不影响他人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人的课堂发言、积极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而问”等。老师要有目的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他们做守纪的乖孩子,教给他们自我评价的方法。
(2)自我评价,树立榜样,渗透自觉纪律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人对己的自主评价,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所以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时做一次总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注意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和每个学生的自觉纪律表现作出呈阶段性的范例性极强的评价,并树立遵守课堂纪律的榜样。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启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或者借助文本内涵营造的让儿童喜闻乐见的氛围,有利于延长有意注意时间,并增强有意注意意识,强化儿童的自觉纪律行为。
总之,在低年级彝族小学课堂纪律意识培养上,既有同汉族等学生的纪律培养共性,也有其不同的特殊性,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