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个体内变异度相关研究进展
【出 处】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发表日期】
:
2020年41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对细菌16S rRNA区域和真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二代测序技术(NGS)在肾移植受者泌尿系感染(UTI)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就诊的90例肾移植受者UTI中段尿标本,对同一份样本分别进行NGS微生物检测和传统尿培养,比较两者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90例样本中,有21例样本因培养出3种及以上微生物而考虑被污染;余69
目的探讨宏基因在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发生难治性感染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1例肾移植术后腰椎感染受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受者为63岁男性,肾移植术后2个月腰痛,腰椎核磁示腰椎感染,多次外科手术联合抗细菌、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治疗前后多次行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均未发现阳性菌。遂取腰椎脓液行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腰椎分泌物宏基因检测提示曲霉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受者
目的探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器官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疗的肾移植和肝移植受者共34例的病史资料,按时间段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为传统病原检测组,共20例,均采用传统病原检测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二代基因测序组,共14例,均采用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人疱疹病毒6型(HHV-6)脑炎被认为是allo-HSCT的重要并发症,致死率高,受者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成功诊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o-HSCT后并发HHV-6感染的受者。allo-HSCT早期合并病毒感染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受者个体因素,调整免疫抑制剂,在有效预防或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础上减少免
近年,很多移植中心对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肝肾联合移植术,但是对于术前高致敏即预存大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或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的受者的手术效果、诱导治疗方案和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报道1例高致敏受者肝肾联合移植术后HLA抗体尤其是DSA抗体强度显著降低,受者术后肝肾功能恢复良好,肝肾联合移植可能成为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一种新的选择。
肾移植是罹患终末期肾脏疾病受者的重要选择,但目前移植术后许多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药物浓度不稳定、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原发性肾炎复发,移植物长期存活率低等。除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亦是影响肾移植受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基因组学对肾移植受者的预后影响进行综述,为肾移植领域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合并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受者UGT1A1*6和UGT1A1*28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技术对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2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受者血液样本进行UGT1A1*6和UGT1A1*28目的基因片段序列的检测,以确定受者的UGT1A1*6和UGT1A1*28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检测结果发现3例UGT1A1*28和UGT1A
目的探究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受者他克莫司代谢的影响,辅助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90例儿童肝移植供、受者术前血样,检测供、受者基因型。记录术后受者他克莫司剂量、血药浓度及相关人口学信息。根据供、受者CYP3A5基因型,将受者划分为4个亚组:R/D-S亚组、R-F/D-S亚组、R-S/D-F亚组和R/D-F亚组。从亚组水平比较不同MDR1基因型受者
由于器官来源的不足,心脏死亡供肝等质量不佳的肝脏被应用于临床,为修复供肝质量,低温灌注技术逐渐被使用。本文分析了临床肝脏低温机械灌注和低温氧合机械灌注的应用报道,从适应证、实施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