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体教育”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三主体教育作为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互相联动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弥补教师主体、学生主体联动机制的不足,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三主体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基本内容为学生身体发展的质量、学生理性发展的质量、学生非理性发展的质量。三主体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基本途径为对话、合作。三主体教育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基本方式为尊重和理解。
  关键词:三主体教育:学校:教学质量
  当前,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追求和重大方向,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教学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教学质量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提高教育质量主要依靠提高教学质量来推动和实现。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和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中小学学校必须要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当下,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许多积极性的、建构性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比如,有效教学和高校课堂的设计和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探索、考试评价改革的跟进和革新、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特色办学的引领、各种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学习与使用,等等。应该肯定地说,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思路、策略和途径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国内基础教育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和角度主要是基于学校单方面的视角,或者进一步说主要基于教师和学生角色更新和师生关系变革的立场考量和设计的使然,缺乏把学校教育置于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的思路面前进行审视和重构,缺乏家长、教师和学生联动机制的思考和促进。三主体教育作为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互相联动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弥补教师主体、学生主体联动机制的不足,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三主体教育”的来源和要义
  (一)“三主体教育”的来源
  1.主体教育的召唤。“主体教育”是在我国教育对人的主体性彰显、人的自由和幸福回应以及长期以来教育过程中尝试解决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的产物。主体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以来,就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的高度关注与持久的兴趣,曾一度被誉为“教育中的热点”。近30年来,我国主体教育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尽管如此,主体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主体教育的健康、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主体教育中,“主体”到底是什么样的主体,它又是以什么面貌存在,主体又是到了什么程度才真正成就了“主体”或者彰显了“主体”;在主体教育中,学生主体的培育是否需要其他主体的合作,其他主体又是什么样的“主体”,这个主体或者这些主体又是什么样的姿态、位置和关系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在主体教育中,各主体之间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够培育学生的“主体性”,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回答,但必须回答。
  2.育人方法论的生态使然。一般而言,培育学生的思想和方法,称为育人方法论。翻开教育历史的画卷,透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实质,就不难发现,育人方法论往往都是基于某个视角、某个立场的建构。其实,教育学生、培育学生都是众多方法论结合或者综合的产物。育人方法论可以分为学生发展内容的方法论和育人主体的方法论。所谓学生发展内容的方法论就是回答学生发展什么、教学给予学生什么样的进步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教育教学走向成功具有统摄意义。育人主体方法论就是回答什么是主体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的方法论。无论是学生发展方法论,还是育人主体方法论,都不能行走在“单向度”的路线上,而是要走综合和生态发展之道。这是教育发展历史和育人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长期以来,学生发展方法论和育人主体方法论都在非生态的道路上运行。就学生发展而言,教育者往往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知识取向的学生发展成为学生发展方法论的主旋律。不可否认,知识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学生的全部。学生发展主要还是主体性的发展,这主要包括反思能力、创新能力、责任能力、独立能力等方面发展。学生发展方法论需要一个生态的方法论。就育人主体而言,育人主体发展论同样存在方法论“非生态现象”。长期以来,育人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方面,这种逻辑认为,学生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和家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这种“教师决定论”的观念在我国教育实际中根深蒂固,导致了学生主体和家长主体的长期“缺场”。教育发展逻辑和生态理论已经昭示:育人主体方法论不是某个主体的方法论,而是多个主体的方法论,教师、学生和家长主体得到彰显,共同合作,已不可避免。
  3.家长参与教育的生机。教育基本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往往都是学生自我、学校教育和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在外部环境中,家庭环境或者家庭教育构成外部环境的主要成分。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学生自我积极努力、学校教育大力运作以及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千百年来,我国的教育追求学生发展,主要运行两条基本路线,即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教育,而把家庭教育放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或者一个不重要的位置,这无意中曲解了教育的真意。教育学生绝不能依靠单一的力量,而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其中家长的力量是一种十分关键的力量。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好的学生,他的行为习惯就会好,就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或者进步;反之,学生的发展就会缓慢,或者无效甚至是负效。
  在教育历史上,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导致学生发展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样,因为家庭教育的成功而成就学生的例子也是多如牛毛。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教育发展到今天,着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教育的不足也依然存在,尤其是家长参与教育的课题和机制还没有得到较好的重视,即使有些地区和学校主观上重视了,但限于内外的条件,也往往停留于表面。   (二)“三主体教育”的要义
  何为“三主体”教育?这是认识和理解“三主体”教育理念的前提。从构词来看,“三主体”教育是由“三主体”和“教育”组成。“三主体”表示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但是,在“三主体教育”中,“三主体”的内涵又有新的发展,它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彰显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的主体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三主体”教育是指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彰显各自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具体说来,“三主体”教育要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强调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培养和彰显。教育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内部通力合作,还需要外部力量的密切配合。如果教育内部主要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话,那么,教育外部力量则主要表现为家长的参与。在传统教育视野中,培养学生的事情,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事情,主要是教师的事情。显然,这一思路是十分有问题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任何元素关系的变化都能造成相互之间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学生和家长不应该割裂开来,而是需要彼此有效配合、通力合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教育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需要教师的主体性和家长的主体性的关照: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也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和家长的主体性配合;家长的主体性发展,需要得到学生的主体性的启发和教师的主体性指引。
  第二,注重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时空中的合作。要想孩子们走向和谐发展之道,仅仅依靠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需要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三方力量凝结在一起。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得学生处于“春风化雨”之中茁壮成长。
  第三,追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主体性,实现共生共长。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主体教育备受关注,很多人评价它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主体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也很多,其中,实施主体的“非生态”路径就是一个十分要害的问题,这长期影响主体教育的顺利实施和推进。主体教育要想走出困境,还必须从实施主体的“主体性”配合作为前提。这种实施主体的主体性的配合也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和家长的主体性这几方面的理解、对话、沟通与合作。
  二、“三主体教育”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内容
  何谓“教学质量”?这是一个看似容易回答,但是又十分难以回答的问题。当前,关于教学质量有很多种看法,有论者认为,教学质量就是教学所取得的成绩,这个成绩可以是指学生方面的成绩,也可以是指教师方面的成绩。有论者认为,教学质量是学生的良好考试成绩。有论者认为,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得较好的身心发展,就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等获得较好的发展。还有论者认为,教学质量就是关于教学的质量,这里面包括教学目标的质量、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的质量、教学方法选择的质量、教学组织方式的质量等。除了这些教学质量观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看法的教学质量观,只不过,这些类型的教学质量观的看法都有些偏颇,往往“各自为政”,缺乏一定的生态性和系统性。以上所列举的教学质量观都是一些关于教学质量的基本性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质上,关于教学质量的看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难以形成永世不变的终极看法。尽管如此,在一定时期内,立足一定的视角,教学质量观还是能够看得见,能够描述和分析的。
  我国有学者从生命立场出发,把教学目标阐释为身体发展、理性发展和非理性发展的有机统一。身体发展主要是学生进入学校教育中,一个自然身体和一个文化身体的发展:理性发展主要是指知识发展、逻辑能力发展、反思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发展、语言能力发展;非理性发展主要是指兴趣的生长与培育、好奇心保护和培养、积极情感发展、毅力和耐性的培养和发展等。笔者认为,基于生命视角来透视教学目标的构成,是很有说服力和建构性的,对于教育者理性地把握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实,从教学目标构成去看教学质量的基本组成是根本性的路径。不反映教学目标的教学质量。必然是无根的、站不住脚的。相反,建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质量构建才是踏实和稳定的。因此,依据这样的逻辑,可以把教学质量的基本构成表述为身体发展的质量、理性发展的质量和非理性发展的质量。
  长期以来,教学对于学生身体发展的质量、理性发展的质量和非理性发展的质量往往主要借助于学校单方面力量来推动和促进的,其中教师和学生的力量是根本性的力量。然而,教育存在与发展是多方力量的结果,特别是家长的力量是教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那种家长参与教育机制的缺乏,严重了影响了学生身体发展的质量获得、理性发展的质量获得和非理性发展的质量获得。三主体教育在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容方面主要是指家长、教师和学生通力协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发展的质量、理性发展的质量、非理性发展的质量。这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家长、教师和学生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质量的提高,在促进学生理性发展质量的提高,在促进学生自身非理性发展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三主体教育对于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而言,最为基础性角色和价值就是提高学生身体、理性和非理性等多方面发展的质量。这是三主体教育存在之本,也是它的内容建构逻辑起点。
  三、“三主体教育”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路径
  从学校教育单方面出发,借助于教师和学生相互协作,是过去、现在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路径。毋庸置疑,这种路径也是有效果的,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智慧,特别是在当前不同的教育语境下它的有效性更加明显与凸出,比如说,时下流行的主体教育、主体问性教育、理解教育,等等。肯定说,这些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运用,使得学校教学质量获得了很大提高和长足的进步。但是,这些教育理念运用基本上都是倾向于学校教育单维角度的配合,对家长参与以及如何参与缺乏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的智慧。三主体教育注重学校教育、家长教育相互支持与配合,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教育“主体性”通力合作,能够在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路径上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人文性,赋予了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路径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话。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系统整个环节的“良性发展”。例如,在教学目标上如何设计才能够达到“最大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如何安排才能够做到“最佳状态”,在教学方法上如何选择和运用才能够做到“最好搭配”,在师生关系上如何处理才能够达到“最美效益”,在教学评价上如何运作才能够达到“最善效率”。这些教学系统的各大元素如何在学校教学质量上产生作用,直接受制于学习教育的各种方式。在学校教育的单维度视域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使用、师生关系的定位、还是教学评价的确定等,往往都采用确定化路线、封闭化思路、线性化策略。尽管,当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非确定化、开放化、复杂性的“魅力”和“力量”,并主动推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但是,限于学校教育主体限制,在教学改革效果方面还显得不尽人意,还存在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三主体教育确与此不同,它主张家长作为参与学校教育主体,本着“孩子为什么教育”、“孩子受教育内容怎样”、“孩子受到的教育效果如何”反思与立场,与教师、学生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对话,通过教学对话,促进教学系统各大元素走向理性化、科学化道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是合作。就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三主体教育以对话作为教育话语方式是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对话又是不足的,还需要合作方式作为重要的路径,以达成三主体教育理念的要求。千百年来,学校教育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始终秉承“学校教育学校做主”的观念,很少意识到学校教育之外力量的重要性,习惯不接受外在力量的参与和指导,导致了学校教育低效发展状态的长期存在,必然对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造成桎梏或者不利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工作内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因为家校合作理论探索的不足,造成了家校合作实践的低效和窘境,理想中的教育生态图景因为这种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实践和效益的取得。三主体教育确与此不同,它倡导“对话中的合作。合作中的对话”,使得合作机制和内容有了具体的步骤和精心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如何合作,合作操作化和科学化等问题,让教学目的厘定有了合作,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师生关系的构建和教学评价模式运作等都有了合作,合作充斥在教学系统的任何角度。这种合作路径是开放的、智慧的,能有效地最大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系统中的“主体性”。有了教育的“主体性”,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是必然的。
  四、“三主体教育”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方法
  三主体教育是对话的教育、合作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它在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两种基本方式,即尊重的方式、理解的方式,这些方式是当前学校教育具有人文特性、时代呼唤的教育方式,能够在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教育思想和实践史已经证明,这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逻辑是难以质疑的,是有效的。
  (一)尊重的方式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尊重是人的需要和本性追求,是人际关系融洽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只要是正常的社会人,都想时时刻刻获得来自他人的尊重。“可以说,尊重是人的生活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当一个人获得尊重时,他就会自信、自爱,对万事万物充满美好情感,拥有关怀之心。相反,当一个人没有获得尊重时,他就有可能变得冷漠、沮丧甚至对其周围的世界产生仇恨的情绪。尊重获得方式,主要是以尊重获得尊重。”尊重对于生活世界中的人是这样,同样,对于教育世界的人也是一样的。教师需要获得尊重,这种尊重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对他的尊重;学生更需要获得尊重,这种尊重主要是来自教师对他的尊重。教师获得了尊重,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信心和纯洁的责任心来进行他的教育事业;学生获得了尊重。他就会以强大的动力、十足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三主体教育理念蕴含了尊重。在三主体教育建构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扬需要教师主体性的“在场”和保障,也就是说,学生主体性的获得,是以教师对他的尊重为前提的,没有来自教师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就不能真正形成;教师主体性的形成和彰显,需要得到家长参与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配合为条件,没有获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也将难以生成;家长参与教育的主体性生成和提高,需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保障,没有得到他们的尊重,家长参与教育的主体性也就沦落为虚无。因此,从一定程度来说,三主体教育就是以各自主体为对象,以相互尊重为基本方法的。
  三主体教育这种尊重性格,会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当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尊重,必然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学习的兴趣,甚至使他的好奇心得到保护和培育,这是学生获得综合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尊重前提下,无论他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还是对教学内容的接纳、理解和消化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都会产生积极的效益。再次,尊重的方式。让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合作方式处于和谐状态,这能够促进他们之间最大程度上沟通、反思和改进,对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必然是建设性的。以下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尊重的力量。
  有一位数学教师发现,一个学生考试时竟然一道题都没有答对。他感到非常气愤,不假思索地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零蛋”。但随即觉得不妥,于是他重新审视了这张试卷,在上面写到:“希望你从‘零’开始,获得知识和智慧。”多年后在校庆活动中,一位在学术界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紧紧握住这位教师的手,感激地说:“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但那次数学考试您给我的鼓励和鞭策,使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您给了我自尊和自信,让我找回了自我。”
  在该案例中,当这位教师发现一位学生的数学考试试卷上一题都没有答对时。他十分气愤,然而,这位教师抑制了心中的不快,没有对该名同学进行讥讽和惩罚,而是极其尊重地在这名同学的试卷上写了几个字,“希望你从‘零’开始,获得知识和智慧。”而正是这位教师对学生成绩不良的理解和包容,并以尊重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发展,才使这名同学在多年后,成为在学术上很有造诣的青年学者。可以说,是这位教师尊重学生的做法,改变了学生的成绩状态和人生命运。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尊重的力量”。在教育生活中,像这种案例比比皆是,只要是受过教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尊重的力量。就像春天的细雨,润物而无声。
  (二)理解的方式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理解”是人的视界与其他“文本”视界的“视界融合”,这表达了人在理解的时候,开始主动承认客体的主体地位,深入客体的主体视界,逐渐认识和接受客体的主体视界的性质、特征与意义。当然这里的“文本”不仅仅是物质,而且也可以指人,是物质和人的统一体。在教育世界中,理解同样遵循一般世界的基本法则,是指不同教育主体之间不断认识、交流,最终达成“视界融合”。理解的方式,也可以表达为理解教育,或者教育中的理解。教育是人的理解存在,没有人的理解行为,教育就会沦落为主客体式控制与被控制的世界,就会目中无人,处处出现践踏学生生命,产生使人憎恨、厌恶和揪心的现象。理解教育是生命化教育,是唤醒人的灵魂、构建人精神的教育。三主体教育注重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秉承三者之间积极对话和通力合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理解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之间“视界融合”的过程。
  三主体教育因为具有理解的性格,能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首先,教学目标的达成肯定是一个多元主体之间,特别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之间理解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变化与调整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面,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它的认识因为彼此的视界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很需要理解的方式,达成对教学目标存在状态的统一认识,这是教学目标取得效果的根本前提,也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的根本条件。可想而知,没有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教学目标”方面主体性的彰显,学生的成长也就因为教学目标的不合理,而造成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次,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也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教学内容有难有易,不同的学生必定有不同的反映。乃至家长对之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效认识教学内容、接受教学内容和创造教学内容等,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元主体之间走向理解,达成“视界融合”。也只有这样,教学内容安排才是真正有效的,才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保障。
  (作者单位:内蒙古杭锦旗亿利东方学校)
其他文献
中新社北京5月3日电(董冠洋)中国审计署3日发布公告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增加。受此影响,在此次重点核实的1155所学校中。辍学人数2011年较2006年增加了1.1倍。  审计署当日公布的《2013年第2号公告》显示,重点抽查的25127个学校的1257.63万名走读生中,有49.31万名(占4%)上学单程要徒步3公里以上,其中10.0
期刊
近日,有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说,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了有关身心健康方面的困扰。为此,本报采访了业内人士,对学生及白领存在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健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做个深度分析。  心理健康注重疏导调节  本市资深心理咨询师魏刚老师说。实际上,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有其深层的心理原因。厌学只是表面现象,孩子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给予疏导。首先。我们在教育与疏导工作中要充分注意营造积极向上的
期刊
周立坚是武汉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每周三下午,她都会准时到广东省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专家在线”做网络咨询。  “我研究生读的专业是教育。很高兴能在毕业前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周立坚告诉记者,她很珍惜并享受这份工作。  2011年,全国第一家事业单位性质的家庭教育工作机构——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周立坚成为该中心的第一批义工。  如今,全国很多省市都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一些省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完善,人力资本在个人获得经济收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理论的影响下为越来越多的个人所认识。随着个人教育投资意识增强,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家庭教育投资比重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支出的过快增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已
期刊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正值幼升小,小升初,许多家长都在为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忙碌。中国之声近日接到一些家长反映,国家明令禁止的重点班、实验班在许多学校依然存在。  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各地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到现在,实际的执行情况却参差不齐。  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询问了多所中学,其中
期刊
由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人民网韩国公司和韩国《朝鲜日报》共同举办的中韩青年国际交流项目“中韩未来之路一青年夏令营”8月26日在首尔圆满结束。  此次夏令营的主题是“从孔子到韩流”,来自韩国峨山书院的20位毕业生和来自中国高校的20位大学生探访了孔府、孔庙、孔林等中国儒家文化圣地和陶山书院、宗庙、成均馆等韩国儒家文化圣地。  此次夏令营活动通过带领中韩两国大学生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希望重新发掘中韩
期刊
意外伤害,已成武汉7岁以下儿童的第一大死因,其中六成以上意外发生在家里。5月21日,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发布研究成果时表示,大多数所谓“意外”都可避免。在家具四角绑上“防撞角”、窗户安装防护栏,总花费不过500元,但大多数家长却没有做到。  儿童跌落伤居意外伤害之首  近日,由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发布一项研究成果——武汉市0-7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对策研究,列出了儿童受伤原因的前五名。居于
期刊
一年一度毕业季脚步临近,家有学子的家长们可得留个心,别因找升学捷径上当受骗。记者昨日从蜀山区检察院获悉,该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已审理,犯罪嫌疑人李某和张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骗取了大量财物。  2004年,23岁的张某从合肥某高校毕业。2009年9月,张某从朋友李某那听说有个搞钱事。李某告诉他,认识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想读张某母校的研究生,家人愿意出大价钱。张某自知没此能耐,但听说对方开出28
期刊
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机会,才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高考(微博)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  读书改变命运,这
期刊
青岛市12个区、市近日发布了幼儿园招生方案,其中,3个区、市划定了36所“就近入园”试点幼儿园,部分农村区、市主城区也向社会公布了“就近入园”幼儿园的名单。此次试点工作主要将户籍作为划定区域招生,实施“就近入园”的标准。  根据招生方案,试点幼儿园将从5月24日开始向社会发布招生简章,并统一规定报名时间,各幼儿园不得提前报名。参与“就近入园”的试点园将参考小学往年就近入学的形式,结合幼儿园周边居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