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睡眠中低氧血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组为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4例,分为伴有OSAS者(O组)27例和不伴有OSAS者(N组)27例.对照组(C组)来自于同期体检且无内分泌疾病及OSAS的患者(n=26).ELISA分析3组血清TNF-α、PAI的水平.多导睡眠初筛仪监测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2)等指标.并探讨TNF-α、PAI与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2)、年龄相关性.分别以TNF-α、PAI为因变量,以空腹血糖、HOMA-IR、AHI、LSpO2、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O组的HOMA-IR、TNF-α、PAI[分别为2.69±1.53、(1.97±0.13) ng/ml和(2.27±0.85) ng/ml]均高于其余2组,且N组的这3项指标[分别为1.70 ±0.88、(1.09±0.29) ng/ml和(1.59±0.13) ng/ml]均高于C组[分别为1.15±0.67 、(0.73±0.19) ng/ml和(0.89±0.25) ng/ml].2组糖尿病的空腹血糖高于C组.O组的AHI高于N组及C组,夜间LSpO2低于N组及C组.单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NF-α、PAI均与HOMA-IR、空腹血糖、AHI呈正相关,与夜间LSpO2呈负相关.多元逐步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影响TNF-α的因素依次是AHI、空腹血糖;影响PAI的因素依次是AHI、HOMA-IR.结论 合并OSA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低活度炎症状态更加严重,干预OSAS可能有助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TNF-α、PAI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睡眠中低氧血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组为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4例,分
【机 构】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出 处】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29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首要原因,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南代谢综合征的4个组份中的2个——甘油三酯增高、腹型肥胖共同构成的高甘油三酯性腰围,无疑较代谢综合征单一组份对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
期刊
对12例糖耐量正常者进行静脉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多次采血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研究显示,OGIRT糖负荷后静脉血浆胰岛素浓度峰值时间分布在40 min,该时间点的胰岛素和血 糖变化值比(ΔI40/ΔG40)是反映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的较好指标。
随着全球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延缓衰老及与老龄有关疾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这方面,限制热卡(简称限食,CR)是在人类应用较有希望的措施,本刊2013年第4期曾有介绍[1].CR也能减轻猴及鼠类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改变,可能保护认知功能,但其确切机制不明.如能阐明其机制,则对了解衰老过程及临床应用有很大意义。
期刊
目的 了解妊娠期各种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并评估甲状腺疾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检的3 745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期进行甲状腺功能(TT4、FT4、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检测,结果异常者定期复查,追踪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90%,亚临床甲亢1.20%,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17
病例1,男,47岁,因"全身乏力、头晕、向心性肥胖2月余"于2011年12月26日以"皮质醇增多症?,双肾上腺增生"收入我院内分泌科.查体:体温36.7℃,脉搏6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9/66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76cm,体重90 kg.满月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膝腱反射减弱.血生化示:钾2.8 mmol/L,氯103 mmol/L,
期刊
收集29例甲状腺结节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T-PCR在核酸水平上检测所取甲状腺组织中4种目的基因C1orf24、DDIT3、HMGA2、TFF3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C1orf24 mRNA在滤状腺瘤中的表达下调,在滤泡状癌中的表达上调;DDIT3和HMGA2 mRNA在滤泡状腺瘤和滤泡状癌中的表达均上调,且在滤泡状癌中的表达高于滤泡状腺瘤;TFF3 mRNA在滤泡状癌和滤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显著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肥胖、既往糖尿病和HbA1C高值(>7%)者MPV升高更显著.冠脉病变积分、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bA1C是MPV的独立影响因素。
正常胰岛β细胞在葡萄糖刺激下导致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胰岛β细胞的可塑性在维持血糖稳态中十分重要,细胞增生和凋亡等多种代偿机制为维持β细胞量发挥着作用.β细胞功能异常在葡萄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蓖要角色,尤其是在需要增加胰岛素分泌来代偿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缺陷在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早期即已出现,其中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特征。
1例24岁以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诉的并多发性内分泌功能障碍、多器官发育异常的罕见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Ⅰ b型病例.生化及内分泌测定示:贫血,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均波动明显,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明显升高,影像学示:肾上腺、睾丸发育不良,骨骼发育异常,肺动脉高压,基因测序检测该患者GNASI基因存在其启动子区1A区的甲基化缺失,为PHP Ⅰ b型.PHP各型临床表现存在交叉重叠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事件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 之一.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干预的临床试验表明,晚期血糖干预心血管获益不明显.研究发现,绝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存在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在糖耐量受损(IGT)阶段大血管病变就已经存在.这提示IGT可能是血糖干预以获终点收益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