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油田高渗砂岩稠油油藏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辽宁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油田为河流相沉积的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开发,油层内部形成大孔道,注入水在大孔道内低效或无效循环,严重影响了水驱开发效果。注入水突进严重,利用软件模拟,该油田强水窜通道渗透率高达10 D,目前该井日配注量1 750 m3,综合含水为95%。因此,有必要进行D油田高渗砂砾岩油藏进行调剖技术研究,通过对油藏的分析、体系的研发、配方的筛选、工艺的设计,得到了一套针对高渗砂岩稠油油藏调剖技术,通过该技术在D油田的应用,在有效期内受效井增油4 924 t,取得了较好的稳油
其他文献
分析了固碱生产中碳酸钠及三氧化二铁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这两种杂质含量的措施。
介绍氯气压缩机的结构和原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为了解决铝材冷轧机直流传动励磁单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西门子6RA80传动装置特点,提出了用6RA80直流传动的电枢回路替代原励磁单元为直流电机提供可变励磁电流的方案。通过重新设计励磁回路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电路,调整传动参数和优化内部控制功能,实现了用6RA80电枢回路完成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闭环和弱磁控制功能。
介绍了离子膜电解槽电能利用率的概念,并从电能利用率及其确定方法、电能利用率估算实例和电能利用率对优化运行方式的参考意义3个方面对其确定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结合电
模拟高氯污水成分体系,参照国标方法进行创新试验,研究分析了COD影响因素及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氯离子和钙离子含量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硫酸汞加入量与可掩蔽氯离子和钙离子的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建立了适合的分析方法,测得COD的标准偏差≤2.5%,加标回收率达98.9%~102.9%。
稀土金属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低,限制了其在环境科学、新能源工程、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在上转换发光机理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
氮掺杂多孔炭材料作为电荷存储和电子传输载体,在储能、催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已成为炭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煤沥青分子结构设计,引入具有亲水性羧基官能团,利用羧基与氮原子配位作用,成功制备了不同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特征的氮掺杂炭材料。实验研究表明,氮掺杂多孔炭材料氮的质量分数为4.99%,氮的化学键合态以石墨氮(N-Q)和吡啶氮(N-6)为主,占比为72.9%。氮原子的引入,显著提升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1A·g-1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的比容量为371.6 F·g-1
介绍了故障假设法。提出了故障假设法应用在企业变更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包括建立分析标准成立分析团队、定期审核与评估等。应用故障保证法,可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讨论了TXIB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加入方式,其对黏度影响及TXIB用量比例对干湿态剪切强度、最低成膜温度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使用条件和性能:采用聚合后加入TXIB的添加方式;TXIB加入量为2%~5%,能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下达到良好的黏接效果;在此加入量范围内成膜温度也较低,适合于室内低温环境中使用。
介绍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安全管理的作用。给出一书一签的编写与落实方法。根据5个事故案例,指出一书一签的重要性。并从法律法规角度介绍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