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浆代谢特征和代谢通路研究

来源 :中国法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25z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筛选出可用于CHD早期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样本各20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检测样本代谢物谱;SIMCA-P 14.1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LS-DA,OPLS-DA)进行数据模式识别,根据模型中的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结合Mann-Whitney U检验,寻找CHD患者血浆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CHD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浆样本在代谢物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与健康人群相比,CHD患者血浆中共筛选出26个高度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其中13个水平下调,13个水平上调,依据血浆代谢谱建立的PLS-DA、OPLS-DA模型可对CHD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有效判别.结论 CHD患者血浆中的差异代谢物有望成为预防、诊断及法医学鉴定CH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为CHD的诊断、临床药物治疗、预后以及法医学鉴定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1 案例资料rn1.1 简要案情rn李某,男,31周岁.2018年10月24日被他人用改装射钉枪朝面部、腹部开枪致伤.伤后临床诊断为:面部、腹部枪弹伤并多处异物存留,右额叶脑挫裂伤,蛛网
目的 分析并探讨法医亲子鉴定案件中常见的5种Off-Ladder(OL)等位基因出现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使用6种STR试剂盒对5例案例中FGA,DX10134,D18S51,D19S433和PentaE等基因座OL等
死亡时间一直以来是法医学界的重难点,传统的方法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更加精确死亡时间判断的需求.生物胺作为一种在机体死亡后大量生成的小分子物质,或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