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中下游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2~2017年在金沙江中下游干流两个区域江段(攀枝花和巧家)的渔获物调查,对两个区域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金沙江中下游特有鱼类的保护措施.结果显示:2012~2017年间,共采集到特有鱼类25种,隶属于4科17属;向家坝和溪洛渡蓄水后,各调查区域主要特有鱼类的资源丰度均明显下降;除西昌白鱼外,24种鱼类均为适应流水、砾石生境的种类.基于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分析,认为金沙江中下游干支流的梯级开发以及持续的过度捕捞是影响该区域特有鱼类资源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在尽量延长各干流水库回水变动区流水生境江段长度的同时,应在流域规划层面上,保证重要支流生境的自然化;此外,应在重要生境区域加强渔业管理,并同时加快特有鱼类的全人工繁殖工作.
其他文献
针对组合导航中由于GPS时延而导致的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成本制导炸弹的时延处理方法。该方法在GPS数据输出延时过程中,利用预设存储器存储数据,基于回算机制完成GPS信息更新时刻的数据融合、GPS数据输出时刻的导航输出,减小时间不同步对组合导航数据融合的影响。该回算机制可控制计算量,不增加程序复杂性,适用于GPS数据丢失或异常等多种情况。针对回算机制提出了一种工程实践中的计算优化算
大型气候实验室温度环境控制是实现实验室各类试验的基础。通过分析实验室温度模拟系统组成和运行工艺,设计了基于前馈-串级PID双回路控制算法和温度控制策略,建立了大型气候实验室温度控制流程。解决了实验室由于空间大、干扰因素多、设备组成繁杂带来控制精度难以达到要求,以及降雪、太阳辐射等因素引发的环境温度突变的问题。确保了试验全过程升降温速率可控、升降温曲线平滑,且控制精度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