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来源 :中小学老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議,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其在信息时代下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会应用各类软件帮助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师生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发展很快,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但是教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却不足,总认为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中考科目上,信息技术教学可有可无,并不重要。虽然学生对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并不陌生,而且热衷于利用这些设备玩游戏、刷朋友圈、聊天等,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却漫不经心、不认真听课。教师本身也没有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看作主科,也不是十分重视,对学生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1]
  2.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不足
  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初中教学中的主要学科,学校更关注的是中考学科,将更多的师资和更多的课时都安排给主要学科。学校招收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并不多,更多的是利用其它学科的老师来充当,有的老师是边学边教,对于信息技术掌握还不是十分熟练。信息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学科,其中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实际应用。但是学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给信息技术安排更多的课时,学生接受理论教育和实际操作的时间不足。这些原因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良。[2]
  3.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陈旧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不断更新变化中,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应用和软件更新的很快,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要与时俱进,紧跟网络信息发展的步伐。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教材内容陈旧,而且一个版本的教材使用很多年不更新,导致教学内容老套,学生不能及时从教材中学习和掌握现代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滞后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3]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初中教学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很好了,觉得自己会简单的操作计算机,而且用计算机和手机把游戏已经玩的很好了,这样就足够了。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其实信息技术教学是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软件,制作各种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各种课件、视频等等一切媒体资料。教学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尝试,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1.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管理者、指挥者。随着可持续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主要的任务应该是服务于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以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
  2.注重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理解信息理论和掌握信息技术。学生掌握信息技能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掌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3.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时,要能够让学生养成单独发现能力、主动发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发问,通过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利用相关工具来对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如教师可以采用导向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思维。
  4.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协作学习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的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在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要运用探讨的方式进行,使学生首先了解基本原理,然后动手操作,最后展开谈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主动学习,充分了解知识点,主动探讨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在探讨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设计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必不可少。所以各学校和教师要认清信息技术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断进行课程和教学模式改革,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理清知识脉络,抓住重点,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35.
  [2]朱慧.探究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小学教学参考,2019(06):44-45.
  [3]杨彦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研究[J].学周刊,2019(04):24-25.
  [4]崔文凯.创客教育助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发展[J].名师在线,2018(27):80-81.
  [5]王存琴,张艳华,包淑云,年四辉,喻丽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2):86-90.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了解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对我国的典籍英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选取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翻译策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大发展,建筑工程业发展迅速,这其中以房屋建筑业的发展为典型代表。房屋建筑属于基础性的建筑项目,在施工建设中需要保证施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一曲耳熟能详的《敢问路在何方》红遍大江南北,电视剧《西游记》热播亚洲各国,《西游记》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奇葩。故事讲述的
陈撄宁是近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对老庄道家之学有精深研究。其《〈南华内外篇〉分章标旨》,“以《庄》解《庄》”,“以现代科学解《庄》”,体现了独特的学术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情况,观察影响儿童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门诊和病房诊断为哮喘的患儿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兴工业城市,在长三角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常州围绕加快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现
《社会学视角西藏传统茶文化研究》(12CSH059)于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立项,2013年8月正式结项。这是第一项以西藏茶文化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014年4月2日,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共婺源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江西省茶叶协会共同主办,中共婺源县委宣传部、《农业考古》编辑部承办的“中国茶文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