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药物防治方法简释

来源 :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且易发生骨折为特征.本文就现代中医药和现代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加以归纳分类,并提出新型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科研方法以供商榷.目前,中医尚需从中医证候学角度,依据多基因致病的关联特性,运用基因组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运用基因表达图谱或表达产物的差比性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研究骨质疏松症证候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证候表现的基因特性、基因表达调控的变化规律;同时尚需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对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现代中药成分及复方药进行进一步研究和筛选,建立统一的中药研究开发技术标准和中药质量管理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情况。方法分析收治的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
目的:探讨区域性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临床芋、郁期胃癌患者接受区域性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组,42例)和静脉新辅助化疗(静
目的:探讨小循月换夜班法与传统性排班法两种排班模式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骨科、眼科3个病区2012年6~11月实施传统性排班模式为对照组,另选相同病区201
花生菌核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花生主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纯化,接种鉴定,明确了病原分类地位.摸清了病原菌对温度
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整合素α3β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5例胃癌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整合素α3β1检测。结果在胃癌组织中
随着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的四肢长骨骨折日益增多,内固定与外固定应用普遍,骨不连发生率高达5%~10%[1],尤其以四肢长骨骨干骨折多见。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晚期骨不连的治
中央回窦旁包括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后回、中央沟、矢状窦及其周边引流静脉,解剖学上对应大脑矢状窦旁中1/3区域,临床上该区域脑膜瘤相对于其他部位手术切除后的并发症较多。其
就冷冻保存牛关节软骨以及人骨髓成纤维(HBMF)单层细胞中的有关问题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浓度的冷冻保护剂(CPA)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小分子并提高1,2-丙
对4个品系试验鸭测定所得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含量应用线性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二乘平均数估计,结果表明:场地和品种(系)对IGF-I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