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xuexu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化教学法是教学法中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它属于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形式,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在这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该文结合模具教学,详细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所体现出的优势。
  关键词:模具教学 项目教学法 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60-01
  1 项目化教学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1.1 项目化教学法的概念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项目化教学法。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是以项目为贯穿完整教学工作的主线,师生共同合作,学生自主探索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教师应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兴趣为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将教学问题或任务分发布置下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团队的环境氛围中,共同协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与实际操作流程,共同致力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化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理解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形式、以实际开发操作为中心,在团队环境中,以项目开发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发散性思维,丰富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学生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升。
  1.2 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化教学法有其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鲜明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可实际操作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设立项目主体时,可将真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教学任务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己设想场景,针对性地就某一实际问题而进行自主性摸索学习,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课题设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题,自主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形式,例如项目研究小组、师生课题研究组,这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化教学法具有学科的综合性,由于项目课题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项目课题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学科科目也较为繁多,这也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2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传统的模具专业教学中所设计的题目是彼此独立不相通的,由于其专业特点,这些题目的设计都是在相关课程结束后才提出进行的,这在《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模具CAD/CAM实训》和《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等著作中都体现出来。
  随着机械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企业对高素质模具人才的需求逐步提高,传统的模具专业教学虽然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在设计课题时也综合了各类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是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得其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在模具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便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模具CAD/CAM实训》和《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这三门学科的知识,以综合性工程设计项目为主线完整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以项目研究学习小组为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主参与塑件模具设计、加工生产流水线、产品检验等工序流程,这使得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积极性,结合实际操作更好地吸收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1 确定项目,制定计划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大型工程软件操作能力这一教学目标为基准来制定相应的项目任务。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能力,选择那些难易程度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与课程知识相结合的、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塑件模具为教学范式,让学生设计模具以及一些工艺生产规格流程的编制工作。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要点来布置学习任务和提出要求。学生在项目研究学习中,根据具体任务要求,自行制定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绘制产品图纸、设计模具图、样品的加工方案、产品的三维模拟等等内容,力求详细有序。这可以培养学生设计注塑模具和模具零件型面加工设计及其数字化模拟能力,提高操作动手能力,从而符合企业的需要。
  2.2 计划实施
  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将学生分成5~6人为一组,每组具体要求设计的塑件各不相同。各小组成员可推选一名成员为小组长,即项目负责人。具体职责是将任务分成若干步骤,分发给各成员,并要求在布置任务时学习要点在每名成员的工作任务中都有所体现。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模具造型、工艺方案和结构形式方案设计,可以以头脑风暴法为形式,最终从几套方案中投票选择一种最优方案,确定为最终任务。老师在这样项目的教学中,要结合每名学生的特点与能力素质,分组时要注意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相对较弱的学生合理分配,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各组项目进度,能够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2.3 结果评估
  在小组项目完成收工后,老师和学生要对任务的完成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与学习经验交流。学生可以逐个进行自我评价,说出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与不足,小组负责人对小组的整体成员评价进行总结发言,师生共同讨论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积累经验避免以后再次发生。最后由老师对整个项目过程与成果设定评价要素,进行检查验收与评分,从而得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过程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思维逻辑和合作精神。
  3 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在实践中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培养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解决各类问题,以适应以后的工作要求。同样,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老师要在这一过程中早发现早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快速反应及科研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开展需要相关课程体系的融合,学科交叉性较强。学校也应该改革课程,引进新型机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课程展开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相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模具课程的项目教学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相,凌华.项目化教学法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1(1).
  [2] 金彩善.项目教学法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 黄晓燕.项目教学在模具专业中的运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其他文献
环球石材集团从事石材业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这20年是环球石材集团也是中国石材行业不平凡的20年。
提出了一种液压抬棚配合U型钢可缩支架的互补控制技术,弥补了深部软岩巷道交叉点支护中U型钢支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补强技术后的巷道交叉点返修率降低,支护效果
为在短期内实现大型复合或组合构件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提出一个网格化分布式制造一体化体系结构框架。该框架集成了开放网格计算环境的实时分布式子网格一体化体系结构框架和欧
摘 要: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逐步实施,作为工程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的实践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实践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更为举足轻重。毕业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该文对当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高分子材料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