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将之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水平。
地理微课教学具有時间短、内容精以及高效便捷等特点,教师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地理知识的相关视频与动画,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微课学习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学生只要具备智能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因此,微课对于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知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资源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其在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微课选题上的科学性还不够,其主要体现为选题太随意,没有针对具体学科的教学要求聚焦重点、难点、易错点、考点、热点和扩展点等。如,不少教师设计出的微课实际上产生的主要作用是科普地理常识,而在地球自转公转、时区计算等较为复杂的地理知识方面还少有教师制作微课。
另外,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消化理解微课中的知识,致使预期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师开展微课教学的改进策略。
第一,教师应将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结合。
教师在设计高中地理微课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需求,根据教学规划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科学地制作微课。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分为课前预习部分、课堂学习部分与课后巩固部分,同时针对每部分教学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侧重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一些地理知识扩展方面的微课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教师设计微课时应注重类型的多元化。
微课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如讨论型、教学型与演示型等。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不同类型的微课制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与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将移动教学有效地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同时还要将动态与静态的地理知识有效融合起来,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时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课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的效果,必须注重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节约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开展拓展性学习,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微课学习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学生将在微课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中,会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更加轻松。
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将微课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潘丹,溧阳市竹箦中学,江苏 常州213351)
实习编辑:刘 源
地理微课教学具有時间短、内容精以及高效便捷等特点,教师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地理知识的相关视频与动画,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微课学习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学生只要具备智能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因此,微课对于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知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资源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其在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微课选题上的科学性还不够,其主要体现为选题太随意,没有针对具体学科的教学要求聚焦重点、难点、易错点、考点、热点和扩展点等。如,不少教师设计出的微课实际上产生的主要作用是科普地理常识,而在地球自转公转、时区计算等较为复杂的地理知识方面还少有教师制作微课。
另外,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消化理解微课中的知识,致使预期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师开展微课教学的改进策略。
第一,教师应将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结合。
教师在设计高中地理微课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需求,根据教学规划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科学地制作微课。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分为课前预习部分、课堂学习部分与课后巩固部分,同时针对每部分教学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侧重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一些地理知识扩展方面的微课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教师设计微课时应注重类型的多元化。
微课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如讨论型、教学型与演示型等。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不同类型的微课制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与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将移动教学有效地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同时还要将动态与静态的地理知识有效融合起来,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时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微课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的效果,必须注重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当学生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节约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开展拓展性学习,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微课学习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学生将在微课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中,会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更加轻松。
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将微课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潘丹,溧阳市竹箦中学,江苏 常州213351)
实习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