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升学进行体育考试不仅能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还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近年来,各地相继将体育考试列入初中升学考试科目之一。然而,作为非专业运动员的广大考生,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初中升学考试,要在体育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运动技术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对考试充满信心。综观我校几年来体育考试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体育考试时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心理上。在对我校以往中考体育考试失常考生的调查询问中我们发现,有许多考生都是因为考前害怕、紧张、缺乏自信心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的。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自信心影响体育考试成绩的心理机制
自信心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估计。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积极行动,争取最大成绩。自信心作为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是体育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信心强的学生在考试中较易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善于排除一切干扰保持心理稳定,因而有利于成绩的发挥。世界著名网球运动员博格曾经说过:“对自己的怀疑比遇到最强有力的对手还要可怕,所以你千万不要想到输,假如你想到输,你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地削弱。”事实确实如此,相信有过比赛经历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赛时一旦心里发虚,害怕对手,那这场比赛十有八输。同样,在体育考试中,一旦学生自信心不足导致害怕或消极状态,那考试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二、影响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的因素
(一)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不高
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平时每次测试成绩都超过满分的同学,一般来说,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自信心都很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平时不太爱运动或者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较差,平时测验成绩就不够好。
(二)心理素质较差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体育竞赛或正规体育考试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有的学生在体育考试前会出现尿频、出汗、心跳加快,甚至头脑一片空白无法集中精力参加考试等现象。这种症状的出现,除了与当今升学的压力较大有关外, 还与考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有很大关系。
(三)身体状态及情绪波动的影响
当考生考前生病、身体不适、女生例假等身体状态不佳时,往往在体育考试时会显得信心不足。或者当某些不良因素刺激考生情绪波动时,也容易导致考生产生消极情绪。如我校2005年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考前别的班级都出去做准备活动了,但有一个班的文化课老师却拖课十几分钟才放学生出去考试,导致学生准备活动没做,学生考前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学生明显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不断听到有考生说:“今天完了,肯定考不好。”结果,这个班在这一年的体育考试中失分率最高。
(四)场地布置及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好的考试场地、好的天气气候能激发考生参加体育考试的欲望和信心,反之则会影响考生情绪状态和动作的完成。比如室外跳绳、4×10米往返跑、1000米跑等项目受气候和考试场地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出现大风或下雨,不仅不良气候本身对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而且对考生的考试自信心也会有很大打击。
三、提高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的手段
(一)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新的更科学、更合理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方案,考试项目更加丰富。其目的是防止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现象,使学生在初三阶段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并能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这是一项好的改革措施,但同时也给广大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生本身再也不能以“投机取巧、临阵磨枪”的心态来应付考试了。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必须扎扎实实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和运动成绩,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有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平时体育测试成绩上去了,学生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二)加强模拟考试的训练
模拟考试能提前让学生感受到考试的氛围,适应考试场地和考试要求,合理评价自己的真实水平,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对提高考生考试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目前,有的县、市的中考体育考试放在考生本人学校进行,这样学校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提前计划好考试场地的安排,做到模拟考试的场地、器械与正规考试的安排一致。并通过组织多次这样的模拟训练来不断提高考生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三)心理素质训练从平时抓起
自信心是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培养,使学生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形成。如在平时的中长跑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自我暗示来克服畏惧心理;在排球垫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通过情感调控稳定自己的练习情绪,等等。
(四)教育学生在体育考试中相互鼓励、团结协作
考生间的相互鼓励、团结协作能大大提高考试自信心。相反,考生相互间的取笑,特别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或者是一些男生对女生的取笑很容易挫伤他们考试的自信心。因此,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考前不仅要对班级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服装要求等常规教育,还必须教育班级学生在考试中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共同提高班级整体考试成绩。
(五)精心布置考试场地
体育考试场地的合理布置,不仅有利于体育考试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考生成绩的充分发挥。2008年奥运会,中国出色的比赛场地为各国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了最好的舞台。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创造了100米新的世界记录后说道:“中国的跑道太好了,我有信心在200米跑道上再创新的成绩。”所以,精心布置考试场地是体育教师考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忽视。首先,在考试场地的整体布局上,项目与项目间不要安排得太近。安排太近容易使考生产生烦乱的心理;其次,在场地的选择安排上,不同的项目要合理选择不同的场地。如立定跳远、4×10米往返跑场地不能太滑,跳绳场地的地面不能过于粗糙;第三,在场地的安排上一定要分别考虑到晴天和雨天两种场地安排,并预先对两种场地分别进行试用。否则,一旦天气不好,容易造成措手不及。如我校在2001年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时,因为天气原因,我们将4×10米往返跑放在自行车车库进行,由于没有预先试用,结果考试时一个个滑倒,造成考试场面一度紧张,大大影响了考生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是初三体育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学生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不留下遗憾,不仅要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还必须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对女生自信心的训练。
一、自信心影响体育考试成绩的心理机制
自信心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自己能力程度的估计。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积极行动,争取最大成绩。自信心作为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是体育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信心强的学生在考试中较易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善于排除一切干扰保持心理稳定,因而有利于成绩的发挥。世界著名网球运动员博格曾经说过:“对自己的怀疑比遇到最强有力的对手还要可怕,所以你千万不要想到输,假如你想到输,你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地削弱。”事实确实如此,相信有过比赛经历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赛时一旦心里发虚,害怕对手,那这场比赛十有八输。同样,在体育考试中,一旦学生自信心不足导致害怕或消极状态,那考试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二、影响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的因素
(一)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不高
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平时每次测试成绩都超过满分的同学,一般来说,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自信心都很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平时不太爱运动或者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较差,平时测验成绩就不够好。
(二)心理素质较差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体育竞赛或正规体育考试的经历和经验,因此,有的学生在体育考试前会出现尿频、出汗、心跳加快,甚至头脑一片空白无法集中精力参加考试等现象。这种症状的出现,除了与当今升学的压力较大有关外, 还与考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有很大关系。
(三)身体状态及情绪波动的影响
当考生考前生病、身体不适、女生例假等身体状态不佳时,往往在体育考试时会显得信心不足。或者当某些不良因素刺激考生情绪波动时,也容易导致考生产生消极情绪。如我校2005年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考前别的班级都出去做准备活动了,但有一个班的文化课老师却拖课十几分钟才放学生出去考试,导致学生准备活动没做,学生考前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学生明显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不断听到有考生说:“今天完了,肯定考不好。”结果,这个班在这一年的体育考试中失分率最高。
(四)场地布置及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好的考试场地、好的天气气候能激发考生参加体育考试的欲望和信心,反之则会影响考生情绪状态和动作的完成。比如室外跳绳、4×10米往返跑、1000米跑等项目受气候和考试场地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出现大风或下雨,不仅不良气候本身对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而且对考生的考试自信心也会有很大打击。
三、提高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的手段
(一)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新的更科学、更合理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方案,考试项目更加丰富。其目的是防止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现象,使学生在初三阶段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并能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能。这是一项好的改革措施,但同时也给广大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生本身再也不能以“投机取巧、临阵磨枪”的心态来应付考试了。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必须扎扎实实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和运动成绩,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习惯。只有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平时体育测试成绩上去了,学生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
(二)加强模拟考试的训练
模拟考试能提前让学生感受到考试的氛围,适应考试场地和考试要求,合理评价自己的真实水平,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对提高考生考试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目前,有的县、市的中考体育考试放在考生本人学校进行,这样学校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提前计划好考试场地的安排,做到模拟考试的场地、器械与正规考试的安排一致。并通过组织多次这样的模拟训练来不断提高考生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三)心理素质训练从平时抓起
自信心是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培养,使学生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形成。如在平时的中长跑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自我暗示来克服畏惧心理;在排球垫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通过情感调控稳定自己的练习情绪,等等。
(四)教育学生在体育考试中相互鼓励、团结协作
考生间的相互鼓励、团结协作能大大提高考试自信心。相反,考生相互间的取笑,特别是对成绩差的学生或者是一些男生对女生的取笑很容易挫伤他们考试的自信心。因此,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考前不仅要对班级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服装要求等常规教育,还必须教育班级学生在考试中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共同提高班级整体考试成绩。
(五)精心布置考试场地
体育考试场地的合理布置,不仅有利于体育考试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考生成绩的充分发挥。2008年奥运会,中国出色的比赛场地为各国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了最好的舞台。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创造了100米新的世界记录后说道:“中国的跑道太好了,我有信心在200米跑道上再创新的成绩。”所以,精心布置考试场地是体育教师考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忽视。首先,在考试场地的整体布局上,项目与项目间不要安排得太近。安排太近容易使考生产生烦乱的心理;其次,在场地的选择安排上,不同的项目要合理选择不同的场地。如立定跳远、4×10米往返跑场地不能太滑,跳绳场地的地面不能过于粗糙;第三,在场地的安排上一定要分别考虑到晴天和雨天两种场地安排,并预先对两种场地分别进行试用。否则,一旦天气不好,容易造成措手不及。如我校在2001年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时,因为天气原因,我们将4×10米往返跑放在自行车车库进行,由于没有预先试用,结果考试时一个个滑倒,造成考试场面一度紧张,大大影响了考生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体育考试自信心是初三体育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学生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不留下遗憾,不仅要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还必须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对女生自信心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