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被下棋”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亚大陆最西端的法国,因为先前发生在巴黎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总统奥朗德正忙着呼吁世界各国进行“联合反恐”。一时间,防范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各国首脑齐聚巴黎,商讨反恐大计。
  仿佛是商量好了要和奥朗德抢头条,在欧洲的另一端,乌克兰与俄罗斯,这对“冤家”之战,在勉强消停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了重燃战火乃至进一步升级的趋势。
  多少兵力?
  乌克兰媒体1月19日援引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的消息称,两个营的俄罗斯作战部队已进入乌克兰境内。随后,乌总理亚采纽克在与到访的波兰总理科帕奇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事实证明俄武装力量进入乌克兰领土。亚采纽克认为,在乌境内出现的坦克、“冰雹”火箭炮、“龙卷风”火箭炮等装备只可能为俄军所有。
  1月21日,据法新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9000多俄罗斯军人在乌东部支持民间武装对抗乌政府军。
  “超过9000名俄士兵在我们的领土上”,除此以外,波罗申科表示,俄军部署了500多辆坦克和重型火炮,“如果这不是侵略,那是什么?”波罗申科还称,乌克兰的和平掌握在俄罗斯手上,“方法很简单,停止(对乌东部)供应武器,在边境撤军。”
  在对俄罗斯进行了言语上的控诉之后,波罗申科向众人展示了一块弹痕累累的黄色巴士残骸。据称,该巴士1月13日在沃尔诺瓦哈附近被导弹击中,造成13人死亡,13人受伤。波罗申科将此事与法国《沙尔利周刊》遇袭造成12人死亡一事相提并论,称“这是恐怖分子入侵的标志”。至于他所指的这些“入侵的恐怖分子”是谁,恐怕是不言而喻了吧。
  另据乌克兰《真理报》报道,乌克兰反恐行动发言人列先科1月20日表示,乌政府军当天在乌克兰反恐行动区北部地区遭到俄正规军攻击,双方发生激战。俄新网1月21日报道称,乌议会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主席帕什斯基当日表示,乌准备实施战时状态,“尽管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形发生,但哪怕哈尔科夫等地区出现一个俄罗斯营,乌都将向俄宣战”。
  俄罗斯究竟派遣了多少的军力进入乌克兰东部,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恐怕难以得到确切的消息。但是,这个数字的大小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重点在于——俄罗斯派遣的是自己的正规武装力量,进入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至少如今在名义上还是属于乌克兰的领土。
  一兵一卒,抑或是千军万马,之于乌克兰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基辅方面显然已经把这认定成一次公然入侵。
  尽管乌克兰方面对于俄罗斯的“疑似”出兵行为极为不满并且大加指责,但是,与先前几次一样,莫斯科似乎并不想承认所谓的“入侵”行为。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诺申科夫1月20日表示,乌克兰当局关于俄武装力量进入乌境内的声明不符合实际情况,纯属无稽之谈。
  科诺申科夫说,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1月19日宣布疑似俄武装力量进入乌境内卢甘斯克州仅几小时后,乌克兰政府领导人就称俄军事力量进入乌东部顿涅茨克州,“这种被俄军入侵的幻觉集中出现在企图以武力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政客身上,绝非偶然”。
  而就在波罗申科在达沃斯大肆抨击俄罗斯的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年度记者会也在俄外交部的会议厅举行,他就2014年俄罗斯的外交做总结,并回答记者提问。而在谈及备受关注的“俄出兵乌克兰”一事时,拉夫罗夫则干脆地表示,“指责前要先出示证据”。
  “关于俄罗斯向乌克兰派遣部队和武器的说法我听到很多次了,我只说一点,如果你们这样确定,那么先把证据拿出来。”“我们的伙伴,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美国都没有办法出示证据,就像2014年7月发生的马航客机坠机事件一样。”作为一名外交官,拉夫罗夫“打太极”的功夫显然已经炉火纯青。
  而不管俄乌两国高层之间怎样“打太极”或是指责抨击,乌克兰东部局势的恶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年度记者会上干脆地表示,“指責前要先出示证据”。
2015年1月25 日,乌克兰基辅,一名女子举着“停止俄罗斯侵略”的标语,悼念在马里乌波尔炮击中遇难的平民。

  再度恶化
  据中新网1月25日综合报道,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领导人扎哈尔琴科表示,其所领导的部队24日向乌克兰政府控制的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发动了进攻。另有报道称,马里乌波尔遭到一系列火箭弹的袭击,导致27人死亡,多人受伤。
  未经证实的电视画面显示,一些汽车、房屋和公寓楼遭到袭击,起火燃烧。马里乌波尔警方负责人说,“冰雹”火箭弹击中了城市东面一个居民区的市场。
  1月24日当天,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亚历山大·图尔其诺夫表示,“乌克兰军人将顽强地抵抗侵略者的进攻,保护马里乌波尔市。”除了马里乌波尔之外,目前,乌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之前不断拉锯战的地区也均有战事发生。
  事实上,自从去年9月份在明斯克的会议上,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达成了暂时性的停战协议之后,尽管由于通信等种种原因,这份停战协议中的一些细节并未能落实到位,但是,乌克兰政府军和民间武装还是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保持了相对的冷静克制,并未有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发生。
  既然如此,为何在这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乌克兰东部的局势风云突变,一步一步滑向战争的深渊呢?
其他文献
1. 如何優雅回怼“手伸得太长”?外交部新词亮了。本月21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用的一个“新词”迅速得到了网友的一致点赞:“中方反对有关国家依据自己的国内法对其他国家进行所谓的‘长臂管辖’”。  2. 调查显示国内存在不少“起跑线恐慌”,学前班学小学课程屡见不鲜。有家长把5岁的孩子送到一英語培训机构,得知孩子年龄后老师立刻问:“怎么这么晚才来,别的孩子都学了两年了!”  3. 日本
里皮是中国男足国家队历史上的第10位外籍主教练。历数他的前任9名教练,除去20世纪50年代的匈牙利人约瑟夫,只有米卢一人“功成身退”,其余全部黯然告别。  匈牙利 约瑟夫  半个世纪以前,为了迅速提高足球水平,中国派遣了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从此,匈牙利人约瑟夫成为了国足主帅,他也成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第一名外籍主教练。在他手下,包括年维泗、曾雪麟、张宏根等在内的中国足球元老迅速进步,退役后又在30
怼,原本的意思就是相互对峙。“对”下面一个“心”,那意思就是从心底里表示对抗。这个词可以引申为怨恨。  怼,原本属于中国北方人常用的一个词。真正用到口语里,譬如东北话里,怼是顶砸、顶撞、碰撞的意思,河南话里,怼有拼死、对着干的意思;陕西话里,怼有顶回去的意思,譬如“如不服怼死你”“这俩人怼上了” “怼碗烩面”,喝酒时则说“怼一个”。  如今,怼字竟然流行到了大江南北,时不时地,有上海人还来一句“阿
今年早春时节,有将近半个月时间在北京,专程去了雁栖湖。  出北京城,沿京承高速公路往懷柔方向,车行约80公里,倏然间,一大片开阔无垠的青山绿水,展开在我们面前。这是北方少见的那种连天碧水,绿波四周是浓浓郁郁、连绵起伏的燕山余脉,满目苍翠,仿佛是天上掉落在京郊的一片仙境。  雁栖湖的中心是雁栖岛,雁栖岛的中心,是一座气势宏大、古色古香的建筑。远远望去,飞檐凌空、古朴雄伟,带着浓郁的汉风唐韵。整幢楼外
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第一次握手,引发世人瞩目。  “习特会”举行之际,恰逢世界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形势迎来多事之秋。美国新政府内外政策走向引发全球关注,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新的变局,各种“黑天鹅”事件频發,不确定性的因素笼罩在人们心头。在此背景下,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中美关系何去何从,更是牵动全世界的目光。  “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
依稀记得,20年前,中英交接的那个7月,香港也下着迷蒙的雨。雨后的大都会似一切照旧,但细雨润物,大地也会更加坚实。  雾蒙蒙的水汽笼在外滩的上空,为浦西的万国建筑群又平添了一份岁月沉积的厚重。近日上海入了梅雨季,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外滩5号大楼,原名日清大厦,由日资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商人共同出资,英国德和洋行设计,在1925年建成。抗战后的招商局、解放后的海运局、上世纪90年代的华夏银行都
电影圈里有不少“技术狂人”,这些人很疯狂,为了电影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也很单纯,无所不用其极的目的全是为了电影好看。  上世纪20年代初,有声电影刚出现时,一些影院在正式放映的默片前面试映了有声短片。但是由于多数影院不具备声音放送条件,一些观众不习惯这种变化,放映效果并不好,导致有声片一度遭遇诟病……听上去耳熟么?跟当下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多少有点像吧。  我并不想在这里预言李安的12
周日的早上,一场春雨淅淅沥沥落了下来,飘洒在上海的街巷之间,鲜绿透亮的春色顿时扑面而来。  坐车从淮海路转入衡山路,一路上茂密齐整的行道树,迎着春雨,竞相绽放出苍翠欲滴的春色。衡山路尽头处,是徐家汇绿地,几年间,这里长成了一派恢弘的都市森林,浓浓郁郁的绿色之间,不少市民在湿漉漉的小路上健行。汽车驶上通往郊外的高架路,倏然之间,两旁的春景,仿佛展开了一张绿色的地毯,一直铺展到天际尽头……  你也许会
在公共(共享)单车这个领域,国外很多城市都比我们起步得早。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35个国家、超过500个城市配备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其中有的在市场渗透率及盈利双方面取得了醒目的成功,也有的在昙花一现后就此哑声。  对于公共(共享)自行车而言,如何在不断增长的公共债务、单车科技青黄不接与集体主义理想的衰落之间找到存在的平衡,才是走向新一代共享单车的关键。  他山之石,或许能为正在经历“成长的烦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什么“精算师”、试睡师、离婚师……月嫂也是新的职业,而且也不算“新”的了,但不知何故,很久以来我对此“嫂”不以为然:什么月嫂,不就巧立名目的一个“抱嫂”吗?  没想到“六月债,还得快”,差不多话音刚落,月嫂到家。  小孙女是3月15日落地的,3月20日出院,月嫂姚郁蓉(我们叫她“姚嫂”)当天即来到家里,大大的眼睛,言谈举止很大方。  最初几天看不出她能耐,只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