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目前石河子大学非医学类学生对医学类公选课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类公选课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本校开设的19门医学类公选课
【机 构】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目前石河子大学非医学类学生对医学类公选课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类公选课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本校开设的19门医学类公选课中抽取9门课程,对选修医学类公选课的非医学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共收集问卷56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540份。[结果]学生对医学类公选课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70±0.732)分,对各维度的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感学习效果、教师授课、教学条件、课程设置。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对于医学类公选课的总体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
其他文献
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问题是20世纪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核心论题之一.纵现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主要地形成了三种解释模式:逻辑--理性论模式、认知论模式和社会学模式.虽然在20世
'技术发展规律'是技术认识论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至今已走过40多个年头了.为了今后研究的需要,理应对这一段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本文
以往人们习惯用科学的或技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强调分析的、还原的思维,追求逻辑的一致性,忽略了综合的、非逻辑的和价值意义的方面,而这恰是工程实践的内在要求--合目的性与合
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参与教学,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融入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教育政策研究基础”研究生课程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