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2005年在甘肃省金塔绿洲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所取得的资料,系统的分析了夏季晴天金塔地区不同下垫面的辐射收支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反照率呈“U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5年在甘肃省金塔绿洲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所取得的资料,系统的分析了夏季晴天金塔地区不同下垫面的辐射收支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反照率呈“U”型分布,戈壁的最大,日平均为0.23,依次为沙漠点0.2、绿洲点0.19、临近沙漠的绿洲点0.18.4个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基本相近,在观测期内未出现超太阳常数的现象.向下和反射的短波辐射具有相同的日变化规律.4站大气逆辐射全天约在300~400W/m2之间.绿洲的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强度小,日变化也不明显,白天略大于夜间;戈壁和沙漠的向上长波辐射强度较大,日变化较明显,其峰值远大于绿洲和临近沙漠的绿洲上的.绿州地表放射的净长波辐射与短波吸收辐射之比分别为25%和33%,远小于沙漠和戈壁地区的比值57%、60%,仅为沙漠和戈壁地区的比值的50%左右.在辐射平衡中地表长波贡献最大,大气逆辐射次之,总辐射第三,净辐射第四,反射辐射最小.绿洲上的净辐射可达总辐射的一半以上,而戈壁和沙漠上则仅略大于30%.
其他文献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早熟恢复系 4 0 2的 5 3个体培后代测交F1分为 5类。方差分析表明 :各类F1不仅主要农艺性状间有较大差异 ,而且播始天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3个性状均值均极
通过分析生物质燃料层热解过程,建立了在辐射加热条件下该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并采取隐式或半隐式相结合的有限差分方法来建立离散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燃料层热解过程中
以一个鼓泡流化床为反应器,对生物质富氧-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主要参数温度、水蒸气/生物质(S/B)和氧浓度对气
研究了不同厚度的ZnO阻挡层对柔性衬底倒结构太阳电池的性能及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金属镍(Ni)代替ZnO作为背电极和硅基薄膜之间的阻挡层,改善了太阳电池的均匀性.在
叙述了染料敏化纳米ZnO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电子注入、dye/Zn2+的团聚等影响染料敏化纳米ZnO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提高此类太阳电池效率的可
目的探索细胞间隙通讯(GJIC)对重离子辐射细胞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受到不同试剂处理的AG1522细胞和HSG细胞在高能碳离子束辐照后,检测其细胞损伤。结果重离子辐照对细胞产
针对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控制策略.基于飞轮储能系统里矢量控制的感应电机,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系统里,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直流总线电压的自动调整
在水平轴风力机升力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推力型工作原理,提供一项显著提高风力机风能利用系数的桨尖喷气技术,即充分利用传统升力型风力机风轮旋转离心力在除去整
目的 观察超声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组织重建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动物分为照射对照组和照射+IFN-γ拮抗组.于照前3 d每日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