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办法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学生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出现了学困生。在农村初中,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研究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找出对策并对症下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对学困生的转化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35
  在农村地区初中学生成绩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并出现大批学困生,到八、九年级尤为严重,学困生约占很大比重,这些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环境严峻,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据初步调查,这种现象还呈上升趋势。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可见新课程标准的设置要求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新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但事实并不如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仍存在着大量的学困生,这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学的问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这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以农村家庭的孩子和打工子女居多,造成了一些学生在识、技能、能力、态度、品质、方法与体质等要素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达不到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智力、体质等。而我校数学学困生大部分属于后天因素。作为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师,要集思广益,寻找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学困生转化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转化。
  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自动的常化的行为。中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长期的学困。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对某些不良的表现要及时给予否定,减少其出现机会,直至杜绝为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原因并不是他们脑子笨,而是不良行为习惯所致。对于他们关键在于行为习惯上的矫正,督促他们做事要细心,计算要正确,同时要养成反复检查习惯,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生性好动的学生,要加强对其纪律教育,课堂上多对其提醒,如用让其读题,重复教师的话等形式调动其注意力,同时要给予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的“补缺”,使他们迎头赶上。对于有偷懒行为的学生,应在对其教育的同时,应不断督促和耐心辅导他们完成作业,多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相信他们能改掉不良习惯,学习效果也一定能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外部动机激发首先表现在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对学生多用肯定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人人都能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来,体会到被重视、被关注的喜悦情感。其次,创设合作竞争的课堂学习环境。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都由好、中、差学生组成,小组之间能力尽量均等。通过学生上课、作业、测试等表现给小组积分、捆绑式管理,对表现好的小组要适当奖励,表现落后小组给以适当惩罚,从而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要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往往是“嫌弃儿”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假如我们换一种眼光,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官职让他们去做,或者要求在某一方面让他们帮助他人,他们就会有种被信任的感觉,有助于学业不良学生积极转变自我概念。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学业不良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
  三、适当放低教学要求,实施分层教学,以求逐步提高
  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不同层面的学生,学生的能力三六九等,“特困生”自身因素决定了他们处在班内较低层面。因此,教师不能经常采用“一刀切”的要求施教,不要老看到学生分数,还要看到学生在班级的位次是否有变化,其次不能用一根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尤其要对“学困生”特殊对待,不要俯视他们,要蹲下来和他们交流。采用分层教学是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特困生”的特点,适当放低教学要求,使他们能看到成绩,让他们感觉学有所获,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少,再遂步分层次、分阶段提高教学要求,促使他们遂步提高学习成绩,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数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所以,我们在辅导中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从而形成知识体系。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达到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的能力。
  1. 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礎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2. 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规范解题过程,不能让学生停留听懂就行层面,否则学生就眼高手低,要落实,到学生吃透为止。3. 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提高数学学习的方法。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工作,需要信心、耐心、恒心,更需要用一片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方法运用灵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感染他们,让他们发生根本的转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浦南中学 222346)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作文及作文修改的习惯均未养成。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方面,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未形成原因;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32  通过对实验学校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初
摘要:本文讨论了做好高三化学复习、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与策略,以期给高三学生的备考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33  首先,要明确高三化学复习的主要任务。  通过高三化学复习,使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结构,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应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计
目的 研究白血病细胞中哺乳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患者的mTOR mRNA表达情况.结果白血病患者中新近诊断组及复发组mTO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mTO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新近诊断组和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OR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CRP(浓度为0、5、10、20 mg/L)与U266细胞株作用24 h后,血液分析仪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HSP-90α的表达.结果培养24 h后,U266细胞增牛率明显提高(P<0.05),且与CRP浓度成正比,CRP浓度为20
阿米卡星 (Amikacinsulfatc)是氨基甙类抗生素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在临床应用中 ,笔者
目的 探讨p15、p16基因的高甲基化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特异性PCR法(nMSP)检测47例MM患者p15、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7例MM患者p15、p16基因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59.57%(28/47)、57.45%(27/47).两者同时存在甲基化者23例(48.94%).Ⅱ、Ⅲ期MM患者p15、p16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或其他化疗药物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43例复发难治MM患者.男34例,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8.13岁.其中31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VMP或VD)方案治疗,12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沙利度胺(VCPT)治疗或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顺铂、依托泊苷(VDECD)治疗,每个患者至
患者女性 ,40岁。因哮喘发作 5h ,在村卫生室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80 32 2 16 ) 10mg ,约 8min后感皮肤瘙痒 ,气喘加重 ,家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的表达,探讨HIF-1α、PTEN在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初诊MM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塑料包埋切片中HIF-1α和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初诊MM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71.4%(20/28),与对照组的16.5%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