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有依托而美丽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了,在黄昏时分扶着母亲到院子里,坐在那张藤椅上。
  也习惯了,走进母亲房间,从床头拿出静静摆放着的《江西教育》,淡淡地,轻轻地读给母亲听。
  黄昏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母亲身上,显得安详、柔和,也使她的眼睛变得神奇般美丽。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语文教学中理想的教师角色》。”母亲听了微微一笑。
  我开始读了起来。当代语文教学中理想的教师角色是什么?作者认为是“桥”,是“天使”,是“钥匙”,是“发动机”和“糖”……
  母亲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1995年5月23日,母亲在学校里批改作业,突然觉得眼前一片黑暗,顿时感觉有潮水在眼内奔涌。接到电话的父亲急匆匆地赶来,可作为医生的他却全然不知是怎么回事。送到医院后,其他医生也束手无策。转到地区医院时,母亲的眼睛已开始疼痛,眼科专家诊断是眼底出血,要住院治疗。这一个月里,母亲总会在早晨叨念着一句话:“不知道我班上的那些孩子怎样了?”而每天晚饭后,在本市读师范的我都要为她读《江西教育》,眼睛缠着纱布的她总是微笑着,悠然地回味着、享受着。她说她喜欢听我用近乎标准的普通话诵读“教海泛舟”“杏坛沙龙”两大板块的内容,她说只有我最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手术后,母亲以为她能重新回到讲台,不料,她的眼前依旧是一片黑暗。于是,全家决定送她到北京去医治。协和医院的专家告诉我们:这是视网膜脱离,由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晶体已坏死,视神经已严重受损,手术后的视力只能达到0.1。母亲静静地对着窗户坐着,脸上出奇地平静、坦然。
  窗外,白香果绿叶葱笼,它常青的藤蔓总是让人想到生命二字。我走过去拉着妈妈的手,轻轻抚着。她以后再也不能看书、读书了,更别说再登上那方她已站了27年的三尺讲台了。想到这,我又一次泪流满面。然而母亲依然微笑着:“媛媛,你今天就给妈妈读杂志中的‘育人方略’吧!”于是我擦去泪水,入情入境地为她读了起来。
  母亲向来心素如简,清淡如菊。从北京回来后,变得更加从容淡定。豁达、宽容、睿智的她用这份杂志的大气,宽解自己,安慰家人。
  每周四,她就如同等候从远方归来的孩子一样,盼着我从学校回来,然后把《江西教育》拿到她的手上,让她闻闻新鲜的油墨馨香。她钟爱《江西教育》,虽然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以前,她喜欢读书给我和姐姐听,读完后,总是要声情并茂地朗读穆旦的《理想》: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母亲是平凡的。病退以后,她的生活简单、精致,却依然有滋有味。她天天听我读《江西教育》,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她自然、恬静的笑容。那么美丽的笑容,使我的心如莲花,在温暖的阳光下,和莲花一样嫣然盛开。
  我,只是一个卑微的生命,而母亲就是一道隽永的景致。她恬淡朴实,她温和深厚,她包容感怀。在我为她读《江西教育》的同时,我也读她,使我完成了一次唯美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
  《江西教育》,让我视你为知己吧!也让我与母亲一起零距离地靠近你……◆(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 ,PPD)对卵蛋白 (ovalbumin ,OVA)致敏小鼠肺组织TH1 细胞的在体调节和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取 37只Balb c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带有浓厚的自传性色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评论界向来认为盖茨比的“梦”就是“美国梦”,他寻“梦”失败最后死亡的结局象征着“美国梦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5年来,《江西教育》犹如一位慈爱的母亲,一名学识渊博的老师,一直陪伴我、关心我、指导我、引领我,让我从一个教育教学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省示范性建设中学的骨干教师。  1985年,我从江西省樟树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赣县一所农村职业高中任专业课程教师和班主任。我不曾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因此,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只好边学边教,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同时
谋略是智者的设计,赢家的创造。《孙子兵法》更是谋略经典之作。本文就谋略与《孙子兵法》中《形势》篇的关系。探讨了《形》篇与谋略,《势》篇与谋略,《虚实》篇与谋篇的关系。
北宋中期的改革宗师王安石对人才的改革锐意创新、不遗余力。他以“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为培养人材的八字方针,系统全面地提出培养造就人材的方法。在人才培养上既尊崇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地区兴起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仁人志士深入乡村,从事改造乡村的建设实验。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主体,起主力军的作用,知识分子和政府起推动作用,三
初闻——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第一次听说您的大名,是在1992年学校订阅杂志的会议上。那时,我刚调入一所县城小学任教语文,对你的印象仅限于行政摊派——学校规定每个年级必须订一本。很不妙,这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抱着一丝怀疑:我能读懂你吗?你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帮助吗?想象中,你犹如满腹经纶的学者站在高处,冷冷地看着我。主观臆断让我只是远距离地欣赏你,不敢走近你。   说起来有趣,促使你从神坛上走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在离家乡10公里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学校很简陋,但还好有一间教师阅览室。在我的记忆中,教师阅览室有限的报刊中,唯一的一本综合学科类刊物就是《江西教育》。我是教师阅览室的常客,每期《江西教育》我都会认真阅读,遇到好的文章,还会做一些摘录。《江西教育》让我在闭塞的乡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江西教育》的启迪下,我心底萌发了做一名优
“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从小我就知道当老师清贫,所以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没填师范的志愿。可是爸爸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偷偷将我的志愿改了。就这样,我初中毕业后读了三年师范,师范毕业后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在一所村小学校任教。学校就我一个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师,其他的教师都是民师转正的。学校待遇低、条件差,我根本没有心思教书,整天混日子过,好在乡下学校,只要你能够按时上课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