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4~86页。教学目标:1.在分物体的情境中体会分数产生和数系扩展的必要性,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感悟分数单位,并能正确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3.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4~86页。教学目标:1.在分物体的情境中体会分数产生和数系扩展的必要性,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感悟分数单位,并能正确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3.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发展数感。
其他文献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9~91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平均分、分数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正>课前有疑"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第一次经历数系的扩充。面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是人的正常心理。好奇心伴随着疑问,破解疑问的过程便是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那么,三年级的孩子初次面对分数时,会产生怎样的好奇心,又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例3。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物活动中,激活除法经验,形成认知冲突,感受引出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几分之一是0到1之间的一个数。2.理解"12个"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类推出"12米"并理解其含义。3.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几分之一,会比较具体量的几分之一的大小。
日新月异的科技演进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可能,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更趋于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成为了广大民众的必然选择。因此,以“短、平、快”著称的短视频平台成为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发展重点关注的“风口”。而DAU最先达到四亿的“抖音短视频”则是目前短视频应用市场中的领头羊,它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即时的交流环境,在用户群中显示出强大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为传统媒体的新时代转型开拓了新的途径。《辽沈晚报》
【目的】耕地基础地力是实现粮食作物高产稳产的基石,明确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耕地基础地力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变异特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方法】基于1988—2019年国家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网络,选取每个监测点自建点开始前1—5年不施肥处理的空白区与农民常规施肥处理的常规区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玉米、水稻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产量以及基础地力贡献率的时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丰富的信息、层出不穷的传播方式等,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让传统媒体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能够把握好时代特征,积极转型,就能在新时期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分析融媒体大潮中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索传统媒体的转型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阐述乡村振兴战略要点,从乡村振兴对园林专业的需求分析入手,探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而乡村村容和生态环境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和遵循乡村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保留乡村乡貌,留住青山绿水,打造美丽乡村。本文在阐述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然后从遵循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原则、明确园林景观规划的绿化内容,以及如何建设
税收法治建设是由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理论与人才队伍建设组成的统一体,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税制改革顺应时势、惠及民生、促进发展,成效显著;税收立法在确认税制改革成果的同时,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公开立法得到充分贯彻;税收执法体制优化、机制创新、理念革新,精确化程度不断提高;“谦抑性”原则在税务刑事案件中逐步落实,税务行政诉讼案件数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本文分析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通过找寻红色基因贯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路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握教育规律,抓住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使红色基因进一步传承,进而焕发红色基因引领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