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非致死性伤害的神经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

来源 :职业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_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职业性非致死性伤害的神经心理和行为特征,为职业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7例近2年来发生工伤的冶金工厂作业工人,同时选取车间、工种、性别相同、文化程度相当且年龄上下不超3岁的职工与之配对.47对工人分别测定行为[时间紧迫感(TH)、好胜和戒备(CH)]、智商、生活事件和神经心理指标(反应时、时间知觉、动作稳定性、注意力集中能力、动作判定能力).结果伤害事故发生组A型行为评分时间紧迫感(TH)和总评分均高(P<0.01);伤害组A型和偏A型占61.7%,对照组为3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事件测定、智力测定、神经心理行为测定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A型行为特征的人群可能是职业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提示工伤事故的预防可从加强工人的个性和行为特征的教育入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风Ⅰ号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运用中风Ⅰ号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并设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性观察.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
目的 评估脂蛋白 a(LP a)在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的静脉血栓栓塞 (VTE)病人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至少发生一次静脉血栓栓塞的病人共 6 85例和 2 6 6例性别和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存在形式和利益传承的特殊性,决定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考虑,本文试图从民法和行政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非物质文化
在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机体免疫反应,特别是T淋巴细胞起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癌康Ⅰ号是以益气活血为法,由人参、三棱、莪术等研制而成的中药制剂.我们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其抑瘤作用和抗转移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等方面的影响.
目的 研究K ras和 p5 3基因突变与尿路上皮肿瘤的预后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单链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 5 2例尿路上皮肿瘤K ras和 p5 3基因突变。结果 K
正课几无补课多,书包满负小肩磨。可怜十岁家中子,眼渐昏花背渐驼。
目的:报道全腔肺连接术在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经验.方法:本组15例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心房内侧隧道法,即将上腔静脉横断,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上缘端侧吻合,下腔静脉经
我院自 1990年— 2 0 0 0年共行低位直肠癌 (距肛缘 7cm以内 )手术 12 8例 ,其中随访时间满 2年的 84例中 ,病理检查证实为肿瘤局部复发 16例 ,现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
根据卫生部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印发的《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北京地区防治非典型肺炎中医药专家协作小组结合北京地区区域特点和中医药对治疗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