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不仅不能取消,必须还要加强,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共识。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分。笔者从多年教学经验出发简要地谈一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改善政治课教学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中学 政治课 教学 情感教育
在多年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当中,笔者发现造成政治课难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方面
在过往历史中所存在的极左路线和教条主义等思想使得现今社会人们的确存在一种说起政治就反感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混淆政治和政治课的界线,使得学生们一提起政治就极度厌烦。
此外,政治课有一种给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的不好印象。更糟糕的是,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让学生本能地排斥政治,认为政治课很“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教育体制方面
在教育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国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就中学政治课来说,虽然近些年我们在教材内容的更新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科标准的同步跟进还依然有待加强。因此,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政治课提不起兴趣。在这样一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中学政治课学习缺乏兴趣。
因此,为了应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字上下工夫
对于政治这样一门课程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授学生条条框框而更多地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串联起来并且结合实际问题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同时也应该去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在主观感情上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去严肃认真地对待。
二、增加趣味性,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在“活”字上下工夫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地去做到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堂中,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具体地说,教师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还应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教师还应该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帮助学生理清这些例子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做到让学生真正的透彻理解。
三、寓教于乐,在“乐”字上下工夫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间接地提高教学效率,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笔者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等等,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此同时,笔者还在班级中开展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创作评比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无比乐趣。这样一来,他们对政治课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
四、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工夫
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课知识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因为他们觉得学无所用。要改变学生内心中的这种想法,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笔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博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而且他们还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艳青.如何克服学生学习政治的“厌学”情绪[J].成才之路,2009.
[2]唐文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
[3]吴兴义.浅谈农村学校如何上好体育课[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
作者简介:张国晖,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学,邮编:330000
【关键词】中学 政治课 教学 情感教育
在多年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当中,笔者发现造成政治课难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方面
在过往历史中所存在的极左路线和教条主义等思想使得现今社会人们的确存在一种说起政治就反感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混淆政治和政治课的界线,使得学生们一提起政治就极度厌烦。
此外,政治课有一种给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的不好印象。更糟糕的是,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让学生本能地排斥政治,认为政治课很“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教育体制方面
在教育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国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就中学政治课来说,虽然近些年我们在教材内容的更新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相应的教育方法,学科标准的同步跟进还依然有待加强。因此,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政治课提不起兴趣。在这样一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中学政治课学习缺乏兴趣。
因此,为了应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字上下工夫
对于政治这样一门课程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授学生条条框框而更多地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串联起来并且结合实际问题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同时也应该去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在主观感情上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去严肃认真地对待。
二、增加趣味性,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在“活”字上下工夫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地去做到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堂中,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具体地说,教师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还应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教师还应该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帮助学生理清这些例子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做到让学生真正的透彻理解。
三、寓教于乐,在“乐”字上下工夫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间接地提高教学效率,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笔者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等等,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此同时,笔者还在班级中开展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创作评比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无比乐趣。这样一来,他们对政治课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
四、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工夫
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课知识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因为他们觉得学无所用。要改变学生内心中的这种想法,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笔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博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而且他们还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艳青.如何克服学生学习政治的“厌学”情绪[J].成才之路,2009.
[2]唐文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
[3]吴兴义.浅谈农村学校如何上好体育课[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
作者简介:张国晖,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学,邮编: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