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间教室,被很多人看做是教育的奇迹;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众多的教育者所景仰;有这样的一本书,一出版就引起全球的热评,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为之感动。
  寒假里,带着几分好奇、些许疑惑,我翻开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却意外地经历了一场心灵之旅。细细品读,心中充盈起感动、敬佩、震撼和惭愧……我被太多的情绪紧紧包裹着,久久不能平复心情。雷夫老师对信念不懈的坚持,对工作忠诚的情感,对孩子们全心的爱意,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雷夫就是这样的一位好老师。传统教育理念下,人们奉行“严师出高徒”,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无数的老师故意在学生面前板起面孔,目的是让学生怕自己,树立起所谓的“威信”。为此,他们甚至在课堂上也听不得学生不同的声音。这种状态下,学生成了学习机器,因循守旧,失去灵性和创造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没有恐惧的教室”,他用另一种方式传达着比威严更有效的武器,那就是信任与爱的力量。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而孩子们的这份渴望更加强烈。为了消除班级中的恐惧,雷夫用生动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了信任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与真诚。学生丽莎的作业找不到了,雷夫老师用充分的信任让丽莎消除了恐惧,并且从此改掉了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学生艾伦在接受采访时说,雷夫老师会讲解500遍,直到我听懂为止。500遍!这个数字让我震惊。是什么给予雷夫如此的耐心?是他对自己事业和学生的痴爱。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拥挤;有的会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延伸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决定着教室的尺度?”雷夫告诉我们,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质,决定了教室的容量。一间教室,可以带给孩子很多,譬如超越时空的视野、独立思考的精神、明辨是非的能力、谦逊勤奋的品格……而这一切,正是来自于教室里那个肯将最深沉的爱奉献给孩子的人。雷夫教会了孩子们很多,但我感到最弥足珍贵的,是他教会了学生什么是爱。
  他爱孩子,并用无私的爱赢得了孩子们的爱,这爱不是自以为是的强制与给予,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当一个孩子,或者一群孩子,知道有人那么看重他们的每一点感受与进步,知道有人愿意为他们的成长付出那么多,他们又怎能不竭尽全力做最好的自己?在组织孩子练习戏剧时,雷夫老师说:“在教育的领域里,戏剧本身不是重点——孩子们才是。”雷夫老师认为上台表演的应该是孩子,即使他们不完美。大人应到一边凉快去。这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理念:学生是主体,他们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审视自己平时的教学,当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给予了他们多少帮助?当接受能力稍差的孩子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只讲几遍就会烦燥起来。对比雷夫老师,我扪心自问:哪个孩子会喜欢大声喝斥自己的老师?当他再遇上困难时又怎会愿意向我请教?当我一次次地对学生大谈要“不耻下问”,不要“不懂装懂”的时候 ,这种空洞的说教又怎会得到孩子们的响应呢?雷夫老师说得对:“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这是雷夫老师最喜欢的一首诗。二十多年来,他如一个执着的行者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路,他用坚持、坚守,用耐心、恒心,在平凡中创造了卓越,在平地里矗立起高度。捧读本书,把书中的一个个字眼融汇再融汇,雷夫老师充满智慧的教育思想已然流淌为汩汩的甘泉,激荡着我沉寂已久的心灵。
  谨记雷夫的教诲,美术课上,我让学生像庄稼一样自由呼吸,我试着在课堂里最大限度地给他们创设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耐心地教给他们绘画的技巧,把信任和鼓励送给每一个学生。我爱孩子们,孩子们更加倍地爱我,他们喜欢依偎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他们会趴在我耳边,亲昵地说:“老师,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他们会悄悄地藏在我身后,捂住我的眼睛让我猜猜他是谁;还会在我讲课时递上一杯水说:“老师,喝杯水润润嗓子吧!”因为懂得爱,所以才能感受到爱;因为付出爱,所以才会收获爱;因为收获爱,所以才会加倍地付出,并有加倍的回报。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我也有一间教室,或许我不能像雷夫老师那般优秀,但我会用心学习雷夫的精神,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让我自己的教室大些再大些……
  
  
  
  
  责任编辑余志权
  “班主任之友”栏目稿约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班主任工作又最繁琐“无趣”。如何在日复一日、反复如常的班级管理中找到新的“兴奋点”,创造新的挑战?一个好的办法是去寻找新的问题。人类发展几千年,所有的教育问题其实都已是老问题,同样,所有的老问题其实都是新问题,新和旧的分别,是如何看待问题的区别。以下问题对您也许是新问题,也许是老问题,无论新老问题,都欢迎您“对号入座”,把智慧和方法告诉广大同行。
  1.班主任习惯用操行分来限制学生违纪,这种方法是长效的吗?有无更好的办法?
  2.当学生与父母发生矛盾或矛盾由来已久,班主任如何施以援手?
  3.班级中有些孩子被孤立,对此该怎么办?
  4.娇养宠爱,学生耐挫能力不高,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5.部分家长抱着“学习无用论”的想法送孩子上学,怎么办?
  来稿请发至本刊投稿邮箱zxxdy@vip.163.com,并在邮件主题中写明“班主任稿约”字样。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只是德育的载体,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地理题材教学需要教师理解教材内容,找准德育定位;将知识性学习和价值性学习相互融合,彰显地理知识学习的育人价值;变知识地理为生活地理,以教学方式创新激活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兴趣、认知、情感出发拓展学习资源,提升其道德情感,从而以彰显“德性”的教学发挥课程的德育价值。  关 键 词 道
摘 要:“难忘教育”是江苏省南通中学新世纪以来创立的教育品牌。通过对“难忘教育”源头及其发轫与创新过程的剖析可以发现,学校应该循着自身的文化根脉,发现并与时俱进地拓展和丰富文化内涵;在学校教育实践基础上对学校文化的理性梳理,是学校以及学校文化获得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更高境界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由此透射出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才是全体成员的精神纽带。  关键词:难忘教育;活的教育;学校文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既是特定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要求,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共同要求。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而言,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必然要求。这是时代赋予中国教育的重大使命。  “公民”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公民思想的理论演化、实体形态都在西方,因
“师道尊严”是一种深入到中国老百姓骨髓当中的观念。我们习惯以这副正经的面孔来教育孩子,来施加我们所谓的爱。而今天的孩子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有时候比我们老师知道的还多。倘若我们采用惯常的说服教育方式,“好心”未必得到“好报”。身为教师的我们又必须坚守这份“好心”,坚守对学生的爱,坚守我们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爱是一种有目的、有条件的爱,它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目标。要想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只有“潤物
幼儿挑食、不爱吃蔬菜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只有在开展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经验,帮助他们逐步产生行为共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本次活动只是拉开了“我和蔬菜做朋友”系列活动的序幕。原方案中发放调查表的形式不错,若调整为系列活动前的摸底调查和系列活动中的阶段调查,效果可能更好。另外,原方案中选用的蔬菜品种多、数量大,不利于操作。从小班幼儿认知特点出发,建议本次活动
英国在环境教育上取得的绩效举世闻名。这既源自于英国是环境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也得益于其在环境教育上的积极作为。英国重视通过环境教育的形式和措施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时刻捕捉和充分挖掘环境教育中的道德价值,并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第一,引导个体树立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道德的价值理念。  英国的环境教育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环境意识和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念,而且还要求他们将这些因素传授给受教者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性,课程评价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态度,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以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立足学生实际,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优化评价功能。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在每一课后都设有《我的成长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兴趣,通过一定的评
【摘要】童本课堂,就是以儿童为本位,或者说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童本课堂里的“童本”不同于“生本”,也不同于“学本”,“生本”中的“生”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而“童本”中的童指的是正处在学习中的儿童。另外,“童本”也不同于“学本”,“学本”指的是一切教学都要坚持以学为本,遵循学习的要求和规律。由此可见,“童本”既要坚持以生为本和以学为本,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属性和儿童的年龄特点,让课堂回归
为营造绿色健康的成长环境,新西兰欺凌防治咨询小组开展了欺凌规治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欺凌规治图式。  新西兰将校园欺凌界定为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权力失衡的重复性故意施害行为,并将其划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四种类型。为便于识别,新西兰区分了攻击、烦扰以及欺凌三种行为,确认了校园欺凌的单向性、故意性、伤害性、反复性以及失衡性五个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新西兰采用全校参与模式、开发无
苏洁、傅建明在《教育导刊》2014年第12期撰文指出,“契约式”诚信教育,是指以契约为教育手段,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制定并遵守契约,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诚信品质,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诚实守信品德的一种教育方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道德发展水平和生活世界决定了运用契约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诚信契约可分为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两种类型,建立合理的诚信契约是实现小学生“契约式”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