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服务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实施护理措施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护理措施后,护理后超过14分的比例有所降低,低于6分及7~14分的比例有所增加,同时观察组患者分值在7~14分及14分之间的比例明显比对照组第,而低于6分的患者比例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备强有力的保障,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 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服务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9-01
  在医院中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健康,关系到患者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需要更高的医疗服务,提升个体化、创造性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确保整体护理质量,提升预后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1]。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年龄在20~56岁之间,平均为(28.6±1.8)岁;疾病类型:32例为宫颈炎,100例为产妇,8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8例为妊娠合并症,12例为子宫肌瘤,24例为盆腔炎,16例为月经失调;病程在4~15d之间;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人性化环境服务
  人性化软件环境包含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以及人格的尊重,对患者的每个节段心理状态进行观察,指导同时宣传医护方法,外在体现人文环境;人性化硬件环境食指根据妇产科患者特点的诊治、治疗室等实施布置,定期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宣传画等等,提升人文关怀[2]。
  1.2.2 人性化心理服务
  妇产科患者由于过于担心预后效果,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的与患者沟通,根据治疗内容、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运用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赢得患者信任,最大限度的消除顾虑,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
  1.2.3 治疗过程中的人性化服务
  完善治疗前以及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包括外阴部清洗、尿管留置等等,室内灯光需要调节柔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降低不必要的暴露以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步骤的方法,给予一定的安慰和鼓励,进行心理指导,对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让患者保持身心愉悦,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4]。
  1.2.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尊重患者意愿,对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给予满足,保证患者的权益,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饮食管理,进行定期随访和复诊,降低意外事件出现。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运用自制评分量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用药知识、入院须知、出院指导、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饮食结构、特殊检查以及护理服务等综合评价,运用百分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汉密尔顿量表评分:评估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系统,焦虑:总分超过14分;可能存在焦虑为7~14分;无焦虑总分低于6分。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实施护理措施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护理措施后,护理后超过14分的比例有所降低,低于6分及7~14分的比例有所增加,同时观察组患者分值在7~14分及14分之间的比例明显比对照组第,而低于6分的患者比例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以及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意识提升,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医疗模式逐渐的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的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体制,处理需要实施生理护理措施外,更需要提升精神、社会、心理方面的创造性、有效性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是代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文本,提升生理、心理、心灵等方面的关爱和尊重[5]。研究指出,人性化护理不断要提升患者康复的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维护医院效益,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需要不断的转变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提升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备强有力的保障,临床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赵波利.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服务[J].中外医疗.2011,24(01):964-965
  [2]李琼.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10(07):63-64
  [3]汪小梅,苏志琴.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40(04):164-165
  [4]郑丽玲,曾冬枚.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36(14):974-975
  [5]琚金梅,唐会枚,刘华莉,王芬.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25(05):461-462
  作者简介:杨媚,1981年生,女,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工作单位:仙居人民医院,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其他文献
甘肃某红柱石矿红柱石含量低,表面强烈绢云母化,且柱体内部包裹有细粒石英或细条状云母,对矿物单体解离造成一定难度。通过磨矿、脱泥、浮选等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脱泥-磁选-浮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