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漏诊胆囊癌原因分析

来源 :临床误诊误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ong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加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胆囊癌的诊断认识,提高胆囊癌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3年11月15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漏误诊的12例胆囊癌临床资料,并分析漏误诊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12例均经术后病理诊断为中低分化的腺癌、鳞状细胞癌、管状腺癌、癌组织浸润,其中Nevin病理分级Ⅰ期1例、Ⅱ期8例、Ⅲ期3例.病变位于胆囊底1例、胆囊体8例、胆囊颈部3例.漏误诊的客观因素主要为症状隐匿、了解病史困难、影像学检查的局限及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限制;主观因素主要是对胆囊癌认识不足,了解病情不够详
其他文献
结肠损伤大多数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极少见,且大多数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单纯结肠损伤较少[1].闭合性损伤由于发生率低,且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其临床表现复杂,术前确诊率低
近年来随着纤维结肠镜(纤结镜)性能改进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其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但肠穿孔的发生率仍在0.03%~4.90%。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行纤结镜检查和治疗2680例,发生肠穿孔5例
在加工一批如图1所示的螺杆类零件时,开始加工时,我们采用的是单件螺母拧紧,利用V形铁装夹法加工,由于装夹繁琐,使其装夹时间远远大于加工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
小肠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1%~5%,主要是良性肿瘤.临床以腹痛、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者多见,而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临床较少见,故易误诊.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3例以出血为首
目的: 观察清胰泻下汤对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2年300例急性胰腺炎,将其分为应用清胰泻下汤组(A组)和未应用清胰泻下汤组(B组),对两组腹痛、
1病例资料男,55岁.因间歇性上腹部疼痛1年余就诊.行胃镜检查示:胃底与胃体交界处后壁有一约1.5 cm×1.0 cm隆起物,表面光滑,无充血、糜烂.拟诊为胃息肉,在门诊行高频电凝
1 病例资料女,53岁.因腹痛、呕吐18小时,晕厥1次收入院.病人入院前18小时出现中上腹阵发性隐痛,频繁呕吐,就诊于当地诊所,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无好转.2小时前站立时突然晕厥,
1病例资料[例1]男,6岁.因腰背疼痛58天加重伴右下肢疼痛半个月入院.患儿58天前游泳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不能弯腰,咳嗽时加重,局部按压疼痛减轻,无盗汗、低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