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多种方式,各种农产品流通方式优劣并存,现阶段的农产品流通方式无法全面满足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实地调研的方法,对现阶段我国实践中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创新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特色农产品 流通方式 发展现状
  流通方式,即商品交易的形式,具体讲指商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所采用的手段,形态。特色农产品指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优质而生态的农副产品。特色農产品所具有的优质、生态的品质特点,要求其流通产业链更短,价格更平稳,流通反应速度更快。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形成了以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经销商等为主体,以批发市场、超市以及电商平台为载体的几种流通方式。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方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即农产品从生产者到农产品批发市场或者产品经销商,再由他们经过零售商、集贸市场或者超市,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一种流通方式,其流通过程如下图所示: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农产品的定价机制不合理,农产品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相互分割,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出现了农产品的价格由批发商主导的现象,从而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流通中处于不利地位,其相关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2)农产品流通环节过于冗长,涉及到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集贸市场以及消费者等参与主体,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牵连多个利益相关者,每个农产品流通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流通费用,导致农产品变相加价,而这些费用的都要由生产者及消费者来承担,损害了二者的某些利益。
  (3)农产品的流通产业链不可追溯,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特性难以得到保障,这就增加了流通中各个参与主体的收益风险。
  (4)农产品交易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缺乏金融市场的参与,交易方式落后,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求。
  以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的流通方式
  以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的流通方式是指超市作为零售终端与代表农户的农户合作社之间没有其他的环节,二者以“直供”或“直采”的形式对接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其流通过程如下图所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辐射范围广,农产品的销量大,这种流通方式在我国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如下表所示:
  以超市为主导的“农超对接”的流通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把合作社、中介公司纳入流通主体,有利于农户与超市签订长期供销合同,一方面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了流通费用,保障了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这种流通方式有助于订单农业的合作,使得农户可以合理地规划种植规模,稳定了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可以避免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大,从而降低农户的收益风险。
  (2)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仍存在着“小生产,大市场”的问题,农户较分散,种植规模小,而超市的需求量、采购量较大,这就使得农产品的品质标准较难一致,影响农产品的供应质量。
  (3)农产品通过“直供”或“直采”的形式完成流通,农产品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没有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供需信息不能有效衔接,农产品追溯问题仍无法解决。
  以电商为主导的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流通方式
  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目前我国有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以及企业之间网络联盟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十八大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平台、大数据以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形式的集中爆发式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以电商为主导的“百乡千村”工程等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电商平台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现阶段以电商为主导的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流通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将农产品流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农民的销售负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2)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还处于小农生产阶段,生产过于分散化,这就使得农产品差异化明显,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不一,从而影响行业标准。
  (3)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流通方式缺乏中间组织的有效链接,农产品的供需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农产品种植的合理规划,一方面,会影响农产品定价机制,不利于农产品的价格稳定;另一方面,这不利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这就会影响农产品期货交易的进行。
  (4)物流成本高,冷链运输技术不成熟,无法保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难以达到消费者的品质需求。
  总结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主要是以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经销商等为主体,以批发市场、超市以及电商平台为载体的三种流通方式,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方式占据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主要地位。并且,这三种流通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存在着特点以及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农产品流通环节冗长、流通费用高、采购效率低、农产品定价机制不合理、农产品追溯机制不完善,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冷链技术不成熟导致的农产品新鲜度不够等问题。当然,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发展,从批发市场到“农超对接”再到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出现,都是社会技术进步的体现,也相应的给流通主体带来了便捷,在一定上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因此,在这个经济共享,人们追求高效率流通、高质量产品的时代,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农产品流通中的各个中介组织,都应该秉着资源共享的态度,进行经营活动,创建一种“少环节、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的“农消对接”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即以区域特色农副产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流通产业链上游建立以农户(农户联合体)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特色农副产品产地直供模式,在流通产业链下游建立以订单为驱动、以城乡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同时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区域范围内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及配送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争取有效地解决农产品物流效率低、农产品追溯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1]邹娜,郝大江.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双月刊),2016(2)
  [2]祝映莲,郭红莲,谢宏良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10 (1):17-19
  [3]王胜,丁忠兵.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一一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15 (4):39-96
  [4]马增俊.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30年回顾及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5 (5):5-10
  [5]张满林,王超.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动因与方向[J].商业研究,2011( 4):178-182
  [6]龙朝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浅析[J].农业经济,2014( 8)
  [7]张永强,张晓飞,刘慧宇.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测度指标及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7( 4)
  [8]卢奇,洪涛,张建社.我国特色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特征及优化[J].中国流通经济,2017( 9)
其他文献
摘要:不同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时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存在些许差异。因此,在我国各个企业开展财务工作之前,必须结合企业现有发展形势和其他方面因素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企业财务工作中潜藏的风险,同时制定一系列改善措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据此构建标准化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几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企业财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分析1.江西省高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元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相脱节;(2)教学组织形式单一;(3)教学内容仍
目前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1)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股权众筹当前发展有着很好的趋势,因为国家以及政府各部门都在大力支持,而且各项保护措施也已经
期刊
财政支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政府管理行为,预算绩效管理从科学的角度运用相关的评价对财政的支出进行综合分析,且将得出的结果运用载下一阶段的预算编制,从而经济、高效的使用和分配财政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管理效率。  财政支出 绩效管理 问题 建议  加强财政支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是推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的重要一环,也是政府部门加强管理的一种消费管理的一种方式,各级部门强化责
期刊
关于银行业效率的研究是国际金融界和各国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本模型(DEA)和随机前沿方法(SFA),对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效率状况进
摘要:2015年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服务经济的转型期。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吸纳就业能力增加,呈现出专业化发展、多产业融合、集聚化发展、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趋势特征。然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低、吸纳就业能力弱,竞争力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三个角度来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