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生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逐步受到很多英语教师的重视。目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学生对笔试得心应手,对听力考试却望而生畏。所以英语教学与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初中学生对英语听力普遍抱有一种畏惧心理,甚至出现“谈听力色变”的现象,英语听力的学习效率低下。英语听力已经成为初中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难点。
听是人类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学生学会英语的前提条件首先就是听,然后是说。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听力教学是学好英语的重要环节。
一、 存在问题
英语听力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效率差,主要是因为听力枯燥,难度大;基础知识薄弱,形成恶性循环;平常教学有弊病,影响听力能力;文化背景差异大,学生难以适应;缺少学习氛围,没有日常实践。具体表现如下:
1. 语言基础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1) 语音方面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正确发音,特别是发音比较相近的词,如sheep/ship、 house/horse。
(2) 语速方面
由于英语课文磁带读速较慢,老师上课时的语速也比较偏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
(3) 词汇、语法方面
初中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等都对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素。语法知识也是如此,如果语法知识欠缺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2. 母语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常习惯于用中文的思维来翻译英语听力,由于汉语句子结构、词序等与英语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直接影响听力学习。
3. 文化背景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英语必须懂得一定的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便产生了一些困难。
4. 心理因素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听力理解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些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久之就造成对听力有一定的畏惧,从而在学习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对听力理解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二、 采取措施
由此可见,听力学习与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背景知识、心理素质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实行阶梯式教学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
1. 在听力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
英语听力的理想境界是必须先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经常性加强如语句的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的词汇量加大,词法、句法、语篇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要多培养训练学生在听英语听力材料时能联系上下文,能快速地理解讲话人的思路,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要能区别信息的主次关系,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提高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预测思维,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英语的听力过程是一个预测、证实和排除预测的过程,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搜索听力材料的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预测。
4.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听力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消除学生因紧张、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要善于结合听力材料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特色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听到的听力材料的内容。同时,还要采用多变的听力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5. 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的记忆效益
英语听力在听的过程中最难记忆的是听力材料的中间部分。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反复练习,使得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忆内容也逐步增多。教师坚持对学生做这样持久的记忆训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益。
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并使之与说、读、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课题。只要抓住中学阶段听力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实施阶梯性的教学方式,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听是人类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学生学会英语的前提条件首先就是听,然后是说。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听力教学是学好英语的重要环节。
一、 存在问题
英语听力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效率差,主要是因为听力枯燥,难度大;基础知识薄弱,形成恶性循环;平常教学有弊病,影响听力能力;文化背景差异大,学生难以适应;缺少学习氛围,没有日常实践。具体表现如下:
1. 语言基础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1) 语音方面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正确发音,特别是发音比较相近的词,如sheep/ship、 house/horse。
(2) 语速方面
由于英语课文磁带读速较慢,老师上课时的语速也比较偏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
(3) 词汇、语法方面
初中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等都对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素。语法知识也是如此,如果语法知识欠缺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2. 母语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常习惯于用中文的思维来翻译英语听力,由于汉语句子结构、词序等与英语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直接影响听力学习。
3. 文化背景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英语必须懂得一定的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便产生了一些困难。
4. 心理因素对听力学习的影响
听力理解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些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久之就造成对听力有一定的畏惧,从而在学习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对听力理解有一定的心理影响。
二、 采取措施
由此可见,听力学习与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背景知识、心理素质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实行阶梯式教学是一个主要的教学方式。
1. 在听力教学的初级阶段,要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
英语听力的理想境界是必须先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经常性加强如语句的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的词汇量加大,词法、句法、语篇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要多培养训练学生在听英语听力材料时能联系上下文,能快速地理解讲话人的思路,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要能区别信息的主次关系,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提高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预测思维,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英语的听力过程是一个预测、证实和排除预测的过程,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搜索听力材料的信息,并利用所得信息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预测。
4.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听力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消除学生因紧张、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要善于结合听力材料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特色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听到的听力材料的内容。同时,还要采用多变的听力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5. 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的记忆效益
英语听力在听的过程中最难记忆的是听力材料的中间部分。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记忆训练,反复练习,使得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记忆内容也逐步增多。教师坚持对学生做这样持久的记忆训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益。
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并使之与说、读、写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课题。只要抓住中学阶段听力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实施阶梯性的教学方式,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