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食虫俗一瞥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常吃的昆虫及其烹调方式有:
  
  蚂蚁卵
  西双版纳一带,林中蚂蚁很多,有一种形体较大的黄蚂蚁在树上营巢,性情暴烈,稍有触动即倾巢而出,向进犯者发起攻击,可咬人至红、肿。其蚂蚁卵有米粒大,晶莹、透明,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取蚂蚁卵时须特别小心,取卵人须配备好自身的防护装置,轻巧谨慎地用统帕(傣族挎包)兜住蚂蚁巢。然后用树枝、竹棍慢慢地赶走蚂蚁。要注意尽量不要伤害蚂蚁,触怒蚂蚁,以免取卵失败,同时也利下次能继续再取卵。小心取出卵后,细心洗净晾干,即可烹调食用。
  蚂蚁卵常用的烹调方式有:
  蚂蚁卵炒鸡蛋:此菜是傣味菜中的名菜,其最大特点就是鲜嫩。鸡蛋煎好,放入蚁卵,以旺火迅速翻炒数遍即可出锅装盘。须特别注意蚁卵不能炒得过熟方能保持鲜嫩,口味方能达到上乘。
  油炸蚁卵:锅内油热时,放入蚁卵迅速翻拌数次,蚁卵发出嘶嘶之声时迅速捞出,加盐即可食用。烹饪要领是油要宽,油温须高,但不能过高,必须掌握恰到好处。翻炒动作必须灵敏、迅速、准确。此菜味清香、鲜嫩。
  凉拌蚁卵:生食。蚁卵加酸醋、食盐、缅芫荽等配料凉拌即可。其味如食骨髓,酸香、油腻、可口。
  在地上做巢的黄蚂蚁的卵,大如黄豆,透明,亦可按上述办法食用。
  
  大蛐蛐
  蛐蛐就是蝈蝈、蟋蟀。西双版纳一带的大蛐蛐最长达40~50 mm,有成人的姆指那样粗,肉肥。食用时先去翅膀、脚、内脏,洗净入锅稍煮,捞出,沥干。与一种叫“勐乃林”的豆子一起剁碎,混入牛撒贲(即“撒”,牛苦胆),即成蛐蛐酱,傣话叫做“萨达贡”。食时加葱、蒜、芫荽、盐,以生白菜、空心菜蘸吃。其味酸、苦、辛、辣、清凉、生脆,十分可口。食后使人顿有清爽、提神之感,特别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
  
  蝉
  西双版纳一带森林中多蝉,一年中大半时间都可听到蝉鸣,傣族人常捉而食之。傣语称蝉为“炸”,傣人食蝉,可谓食源丰富。
  将蝉带壳煮熟,沥水,在烈日之下暴晒干后,油煎至黄脆,是下酒的好材料。
  做蝉酱是蝉的另一种重要吃法。做法是将备好作蝉酱材料的蝉之一半炒熟,另一半留下生用。再将生熟两份混合,剁细,加少量番茄、食盐和其他调料,搅拌即成。调料可视各人口味和喜好适当添加。
  
  牛屎虫
  即屎克郎。其卵产于牛屎中,白色透明。将牛屎虫卵清理出后洗净,漂清,与鸡蛋同煮,味道与蚂蚁蛋相似。
  牛屎虫去腿,洗净,晾干,油炸。其味香脆可口,与油炸蝉一样可下酒。
  
  花蜘蛛
  花蜘蛛比常见的蜘蛛体大,在林中结网。在西双版纳林中数量颇多。将花蜘蛛从林中网上捉来后先在锅上焙烤。烤脆后搓去皮、腿,放入糯米饭中食用,有猪肉一样的味道,是食糯米饭佐餐的佳品,也可以用油煎食,香脆可口。
  
  田鳖
  属蝽蟓类昆虫。食用时先用刀划其背,放入油锅煎炸,香味浓烈。
  
  竹虫
  又叫竹蛆。钻在嫩竹中,大者如手指样粗,浑身雪白,满腹是油。西双版纳一带盛产竹,竹虫来源丰富。竹虫捉来下锅用油煎炸,捞出即可食用。其味香甜、松软、肥而不腻。也可炒鸡蛋而食。炒竹蛆忌炒得过度。竹蛆炒蛋与蚂蚁炒蛋有异曲同工之妙。
  竹虫生食亦可,只须剁细,加调料即可食用,味鲜嫩、清凉。
  竹蛆盐浸后油煎,拌酸醋而食,爽口、鲜嫩。
  
  竹虫酱
  竹虫剁成肉泥、加芫荽、香蓼菜叶、花生面、盐,充分拌合即成竹虫酱。鲜香、清爽,做佐料蘸菜而食。
  
  沙虫
  沙虫又叫沙蛆,生活在沙土中。翻挖沙土而得,洗净后晾干,用猪油炸酥,味美。视有大补品,价格昂贵。
  
  蜂蛹
  吃法与蚂蚁蛋相同。可炒鸡蛋,可油炸。蒸气、生食亦可。取蜜的家蜂蛹一般不吃,主要食野生的马蜂蛹。取马蜂蛹须爬上高树或悬崖绝壁,并且要做好防护工作,采集难度很大,各村寨干此项工作都有几个长于此道的“专业人员”。
  
  黄蚂蚁醋
  地生的黄蚂蚁整窝挖出,清除周围异物,放入竹箕内,用沸水反复淋烫。蚂蚁含蚁酸,将所烫之水收集,过滤,可当食醋使用。蚂蚁醋的另一种做法是:清理好蚂蚁后放入罐内,加盐,密封。罐内蚂蚁经盐腌后渗出汁液,食用时倒出汁液,适当加水便可当酸醋使用。
  蚂蚁醋酸中略带甜味,是傣族凉拌菜的当家佐料。傣族口味喜凉拌,嗜酸。在傣族地区的集贸市场上,经常可见到有整窝的黄蚂蚁出售,是傣族集市的一项别致的市场景观。
  各地傣族食虫的种类尚多。食用的风格、特色也因地而异,各有千秋。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受流行火锅“冷锅鱼”的启示,将这一长期用于火锅的美味集合口水鸡某些特点,尝试用于冷菜烹制与调味,经多次实践创制,终于达到适应客人口味要求,成菜具有质地细嫩,味道厚重,麻辣适度而不燥烈,鲜香回味兼有之,火锅风味独特,现将其制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原料:净三黄鸡1只(约1 150 g),精盐4 g,刀口海椒4 g,特制火锅汤、胡椒粉、火锅增香剂各适量,花椒面2 g,姜(拍破)15 g,
松类菜肴,现在饭店、酒家制作的已不多见。究其原因,无非有三条:其一,会制作的厨师不肯做,不会做的厨师不敢做。其二,怕费事,怕吃力不讨好。其三,口味、操作上有一定难度,放不开手。  然而,松类菜肴因松、脆、甜、鲜、香及偶尔还带一点辣,实际上,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口味;此类菜又因适应性强,无论男女老幼皆宜食用;可作下酒的佳肴,可作清口的佐肴,也可以作为休闲食品。正如一位美食家所言“松类美肴,味压群芳”。
步入春天,万木吐绿,生机勃勃,百花盛开,鸟鸣凤舞。家宴制作,原料易取,新鲜味美,营养丰富,经济实惠。为此,我们特将设计的一桌春季家宴介绍给您。    一、苦菜拌鸡丝    原料:鲜苦菜250 g,鸡脯肉150 g,鸡蛋清1个,干淀粉适量,精盐3 g,味精2 g,香油10 g,米醋25 g,蒜仁3粒,番茄半个。  制作方法:①把苦菜择洗干净,改刀成段,入沸水锅中焯出,投凉;鸡脯肉剔去血筋,切成细丝,
采用粉芯丝材结合高速电弧喷涂(HVAS)技术原位合成了Fe-Al/Cr3C2复合涂层,使用SEM﹑TEM﹑X-Ray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组织和相结构.结果表明,涂层机械结合紧密;涂层具有致密的层状结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子的品种很多,甜的、咸的、荤的、素的,五花八门,大小各异。这里,笔者向朋友介绍几种新式的美味粽子。    一、粟壳鸡腿粽    原料:优质糯米750 g ,嫩玉米粒250 g ,鸡腿10个,金华火腿50 g ,生姜10 g,花生油50 g ,生抽、精盐、味精、胡椒粉、料酒、姜汁、香油各适量,精网油10小块,拆去玉米棒的玉米壳10个。  制法:1.糯米淘洗干净,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