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年核心骨干创新科研交流交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十年发展历程大事记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这是中国科学院对全院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有效组织和支持,团结、凝聚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促进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截至目前,青促会共遴选会员4557位,并成为中国科学院青年科研人员的核心骨干力量.值此青促会成立10周年之际,特梳理青促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以记之.
其他文献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享、理解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途径之一,故从某种角度来讲,数据可视化为人类感知世界、洞察世界、理解世界运行规律提供了重要手段.但面对
期刊
中国领导层始终坚持开放,强调开放是国家进步的前提,同时又强调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处理好科技发展过程中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是诸多科研机构、科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把舵领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
期刊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
期刊
文章从科学技术历史发展的视角,在世界范围内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产生和发展的特点,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科学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路径.从全球百年科技史来看,伴随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
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探索构建我国科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围绕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需求,建设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论述了基础研究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对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未来人类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兴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旨在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今
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资源,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是维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文章聚焦水-土-种-肥-药等农业资源要素,分析了当前我国东北黑土区在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