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缺陷型IgA1在IgA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680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并且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IgA1分子沉积在肾小球系膜是其区别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明显特征。近年来,IgAN在机制研究、基因组学、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发现半乳糖缺陷型IgA1(galactose deficient-IgA1,Gd-IgA1)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回顾了Gd-IgA1分子的产生机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及下游致病机制,同时讨论了目前Gd-IgA1在临床研究中所提示其与疾病病理及进展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读者对IgA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为疾病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对梅毒螺旋体(Tp)的吞噬作用及Tp刺激后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方法用Tp Nichols株作用人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M0型巨噬细胞后,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对Tp的吞噬作用及巨噬细胞内结构的变化。Tp作用M0型巨噬细胞12 h后,继续培养24 h、48 h、72 h和6 d,分别通过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86、M2型巨噬细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可造成进展性的肾功能不全,但发展成急性肾衰竭者少见。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经皮介入血管治疗并不能改善主要心血管及肾脏事件。我们报告1例60岁双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女性患者,因高血压控制不佳,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后出现急性肾衰竭,经皮血管造影+支架置入治疗后血肌酐迅速下降,血压恢复正常且对降压药需求量明显下降。提示血管介入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近年来,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逐渐成为DR的一线治疗方案。抗VEGF药物的全身用药可能带来肾损伤,但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肾脏不良作用却很少被临床医师关注。本文报道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425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和自我管理量表(包括"饮食、液体和离子摄入","自我防治意识"和"身心健康维持"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的家庭支持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庭支持及其他因素与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