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背景下,以自主、主动、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学习与探讨获取知识。自主学习是近年来语言学习领域讨论得最为广泛的话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已经让众多学子获益匪浅。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参与到教学中,树立学生是英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辨、自治、自理、自学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点谈谈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活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时代,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规划出最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复习对比“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时,教师首先把学生引领到一个问题情景中“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without having their breakfast, why?”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三种时态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不吃早餐就上学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知识,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师生、生生间全方位的互动。
二、以生为本,有效教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而真正起主动作用的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树立学生是英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会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动与活力。
例如,在学习牛津版八年级Unit 3 Online travel的Part 1 Teaching design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通过师生问答形式复习本单元已经学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和知识结构形成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改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小组中的一位成员扮演某电脑品牌代言人,其他成员扮演记者进行提问。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不仅让学生在问答的方式中锻炼了听说能力,还在表演中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整体优化
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教学实践也表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只有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收获。”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Food一课时,我便引入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在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所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话题:“What is my favorite food?”在提问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问题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回答,并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该单元的重点词汇进行表述;对于基础性强、略有难度的问题可由中等生来回答,尽量要求学生表达得完整、正确;对于难度较高、需要发表观点的发挥题可由优等生回答,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重视情感,和谐氛围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夸”出来的。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多于教训,鼓励多于批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掉队,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话,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产生转变。
例如,班上有一位男生学习成绩不好、容易感到自卑,但却特别爱听流行歌曲,有时在课上也能见到他戴着耳麦。为此,我及时找他谈话,在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的同时,也适当予以鼓励,肯定他的努力。与此同时,根据他爱听歌的特点,我鼓励他多听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如If you are happy、My heart will go on、Only you等。一段时间后,该生的英语词汇量明显增加,语音、语调也有所矫正。在学习一般将来时的时候,我更是有意让该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唱了一首完整的Our school will shine today的英文歌曲,这不仅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帮助我成功导入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结构,还增强了该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该生都能积极参与,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活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时代,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规划出最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复习对比“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时,教师首先把学生引领到一个问题情景中“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without having their breakfast, why?”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三种时态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不吃早餐就上学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的语法知识,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师生、生生间全方位的互动。
二、以生为本,有效教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而真正起主动作用的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树立学生是英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才会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动与活力。
例如,在学习牛津版八年级Unit 3 Online travel的Part 1 Teaching design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通过师生问答形式复习本单元已经学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和知识结构形成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改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要求小组中的一位成员扮演某电脑品牌代言人,其他成员扮演记者进行提问。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不仅让学生在问答的方式中锻炼了听说能力,还在表演中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整体优化
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教学实践也表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只有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收获。”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Food一课时,我便引入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在学生对阅读材料有所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话题:“What is my favorite food?”在提问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问题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回答,并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该单元的重点词汇进行表述;对于基础性强、略有难度的问题可由中等生来回答,尽量要求学生表达得完整、正确;对于难度较高、需要发表观点的发挥题可由优等生回答,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重视情感,和谐氛围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夸”出来的。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赏识多于教训,鼓励多于批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掉队,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话,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产生转变。
例如,班上有一位男生学习成绩不好、容易感到自卑,但却特别爱听流行歌曲,有时在课上也能见到他戴着耳麦。为此,我及时找他谈话,在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的同时,也适当予以鼓励,肯定他的努力。与此同时,根据他爱听歌的特点,我鼓励他多听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歌曲,如If you are happy、My heart will go on、Only you等。一段时间后,该生的英语词汇量明显增加,语音、语调也有所矫正。在学习一般将来时的时候,我更是有意让该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唱了一首完整的Our school will shine today的英文歌曲,这不仅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帮助我成功导入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结构,还增强了该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该生都能积极参与,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