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粘贴画教学策略

来源 :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粘贴画教学;策略
  1 幼儿粘贴画教学概述
  粘贴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属于手工制作的范畴,是一种可以开发幼儿艺术创作潜力的美术活动。粘贴画教学是教师组织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通过拼接、组合、粘贴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最终制作出的手工美术作品。粘贴画不同于绘画,它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特征,如颜色、纹理、线条等,创造出不同于原料本身的新的艺术品,不仅是幼儿心理世界的呈现,而且千变万化的造型可以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新,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幼儿粘贴画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幼儿美术教学大多更为重视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对于其他美术形式,包括剪纸、折纸、粘贴等,则没有占据很多的比重,因此,幼儿粘贴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粘贴画教学材料单一
  最早时候幼儿美术教师让幼儿进行粘贴画创作的材料更多的选用彩色的卡纸,后来出现了市售的彩布、彩钻等材料,利用起来更加方便,作品呈现效果也大大提高。但实际上,这些材料会局限幼儿的思维,它们习惯之后会很难想象出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也可以拿来制作。所以,真正能够体现创意的教学材料并不应该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粘贴在纸上的都可以拿来使用,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树叶、花瓣、布条等,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添加到作品中,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
  2.2 幼儿的想象力过于局限
  进行粘贴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但当前幼儿粘贴画教学的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极具创意的作品,就好像是出自同一个孩子之手,体现不出幼儿应有的天马行空、无边无际。作品失去创意,就好像是没有灵魂,难以让欣赏者感同身受。长此以往,幼儿粘贴画成了简单的手工作业,丝毫谈不上美感和艺术感。
  2.3 幼儿缺少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也是我们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很容易被父母娇生惯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幼儿锻炼与其他小朋友合作的能力,有利于他们集体意识的培养和情感的沟通。当前的幼儿粘贴画教学更多的是幼儿独立创作,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如果能完美集合几个人的想象力,呈现的作品将会更为出色。
  3 幼儿粘贴画教学策略
  幼儿粘贴画教学需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不断改革,争取总结出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3.1 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
  粘贴画材料的选择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活动主题提前选择并搜集粘贴材料,鼓励学生根据材料来自由地联想,用材料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然而,美术教师在进行幼儿粘贴画教学的时候,往往由于便利等原因,而常常选用可以买到的半成品,这些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们的思想,影响到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基于此,教师只需要提供粘贴画所需的基础性工具,如见到、胶水等,其他材料应当给予幼儿最大地自由让他们自由选择。比如设定主题《秋天到了》,教师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毛线、彩纸,其他的素材可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中让他们自己寻找,可以是树枝、落叶、麦穗,也可以把家里废弃的东西拿过来,如彩色的布块、没用的纽扣、废弃的饰品等等,让他们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粘贴出来,我们会发现很多作品你是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才有机会独立地思考,随心所欲地创作,创作出具有他们童真和个性的粘贴画作品,得到真正能力的提升。
  3.2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的思维方式通常取决于教师的教法。如果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开展粘贴画教学,教师做一步让孩子们跟着他做一步,那么孩子们就得不到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有部分教师虽然表面上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粘贴,但在幼儿粘贴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哪里觉得不好就让孩子们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改变,幼儿的思维受到严重的影响。美术教师要想通过粘贴画教学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从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对任何细微独特的地方都给予鼓励和赞扬,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继续创作。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幼儿创作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欣赏、评价,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启发他们的灵感。
  3.3 增强幼儿的适应性
  幼儿自行创作一个作品,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创作过程也是无拘无束的。但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胶水太多了粘得哪里都是,有的小部件却粘不牢总是掉。教师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对于外向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询问解决办法,对于内向的孩子,教师需要适时地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在得到回应之后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样的互动過程不仅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形成,而且能够锻炼幼儿与人相处、与人交流的能力。如果自己的材料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幼儿也会鼓起勇气向其他的小朋友借材料,提高了他们彼此间交往的能力。幼儿逐渐能够在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想到必要的解决办法,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突发情况,是对他们能力的极大提升。
  3.4 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现在的小朋友都是父母的宝贝,大多数受到家中老一辈人的宠爱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会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自私、虚荣、缺乏集体意识的问题。为了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的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创造一些集体活动机会,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幅难度较高的粘贴画作品。即使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争执、争抢的小问题,甚至作品根本达不成一致,但幼儿必然能够在其中学会磨合、学会退让、学会取舍。随着集体创作次数的增加,幼儿逐渐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沟通、相互采纳而完成共同的作品。这以过程中的收获远远比作品本身要有价值得多。
  在开展幼儿粘贴化教学的时候,美术教师一定要从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做起,大胆地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创造,相信他们一定会在不断地磨练中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春勤.幼儿创意手工粘贴画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4(07).
  [2] 丁丽.小手贴出大世界—大班粘贴画感悟[J].新课程,2016(11).
  作者单位: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关键词]《理想国》;正义论;“哲王”政治  1 古希腊自然法  1.1 古希腊自然法产生的自然历史背景  从地理角度来看,古希腊四面环海,地势起伏平缓,土壤较为贫瘠,因此不利于农耕文明的产生。然而,古希腊的先民取长避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中海气候与深水良港优势,发展手工工商业与海运贸易,此类重商主义的氛围烘焙了希腊人独特的海洋文明气质——独立、自由、理性、富有探索精神,形成了自然法产生所必备的
[关键词]曹文轩;成长小说;成人视角;苦难;教化;疏离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儿童视角”是指成人作家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抒发情感,通过儿童的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可能揭示出成人无法体察的生存世界的原貌,带上儿童纯真、感性、亲近自然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此相对的“成人视角”则是以成人的眼光看世界,深刻透彻的看到儿童单纯的世界里所不能解释的人生况味,带有成人独特的成熟、睿智、冷静、客观的生命体验。二者贯穿于儿
[关键词]王梵志诗;唐代民间;求学观;处世原则  王梵志是唐初白话诗人的一个代表,他创作了三百多首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白话诗。其运用俗语的典范性成就,开创了唐代白话诗派,其通俗诗在宣扬佛理的同时,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位真正的民间通俗诗人,他所展示的生活图景是那个时代的下层,王梵志诗集中的内容,不但第一次集中地、大量地反映了社会下层的生活图景,而且观察生活的角度也和后来关心民疾的进步文人不同,他是
“他今天又去镇上督查学校开学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了.这段时间他既当指挥员,又当作战员,忙得很呢!”4月7日,宜宾市高县纪委监委案件回访工作组来到县教育体育局,对受党纪处分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