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成“昨日黄花”?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8日晚顺丰控股(002352.SZ)公告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亏损9亿-1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亏损10亿-12亿元,而2020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则分别盈利9.07亿元和8.32亿元。
  4月9日开盘,顺丰控股开盘跌停,当天出逃资金16亿;4月12日继续低开低走,收盘下跌9.38%,交易量超过100亿。自4月6日至12日5个交易日,顺丰控股累计下跌逾20%。从今年2月中旬至今,顺丰累计跌幅约45%,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
  顺丰同时也公告了亏损原因,主要来自几方面:一是对物流赛道的多元布局导致成本增加;二是在疫情后用户需求增加导致2020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成本承压;三是公司整合业务线的资源投放,存在资源重叠投放;四是春节期间不打烊,对一、二线城市在岗员工补贴创新高,导致经营成本攀升;五是拓展下沉市场,电商件毛利下降。

A股大白马是否还能站起来?


  从顺丰公告的亏损原因来看,最重要的其实是新业务的拓展投入:“公司正处于新业务拓展关键期,为扩大市场份额,打造长期核心竞争力,公司继续加大新业务的前置投入”,前置投入即建立前置仓,目的是降低前置成本,也就是要降低客户时间等待的成本。
  随着电商平台发展至今,已形成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三分天下的竞争局面,阿里旗下的菜鸟控制“四通一达”,通过电商业务布局物流快递市场;京东大量布局的“前置仓”,以社区为圈层,当日达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等待的时间,很多商品可以精确选择送达时间;拼多多进入市场就是以廉价为主打,旗下极兔快递更是以价格低廉为根本,拼多多凭借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定位,以拼单形式大打价格战,以廉价的商品+廉价的快递为模式,几乎没有人因为几十块钱的拼单商品而选择单价更贵的“四通一达”或者顺丰;当三大电商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和产业链商业模式,难免严重挤压了顺丰的市场份额。顺丰2020年市场份额仅排第五,只有10%不到。
  在过去电商混战的时候,顺丰通过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优质的服务体系短时间获得了市场,奠定了物流龙头的地位。在那个时代,顺丰作为第三方物流平台,帮助在电商以服务性获得了市场;
  但是现在,电商逐渐成熟,都瞄准了物流的肥肉,建立了各自的物流平台,逐渐打通了下游,建立了各自竞争壁垒。单一业务类型的顺丰作为第三方物流平台被抛弃也是早晚的事情。因此,顺丰发展新业务迫在眉睫,但时间效率和成本是负相关的,前置仓的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是相当高的,但为了建立竞争壁垒,顺丰别无选择。同时,仍然处于电商下游的物流行业,没有上游电商加持,很难再赢回市场份额。

产业链断层 陷入发展瓶颈


  当前市场对顺丰的一个误解是,认为发票、合同电子化之后,政企商务件市场下滑会大幅拖累公司业绩,甚至市场有投资者主观推测这一变化会严重影响顺丰的发展。事实上,商用票据等电子化,对顺丰的影响并不大。
  从业务结构看,2020年报显示,顺丰控股时效件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例在43%左右。此外,顺丰控股时效板块件量结构中,消费类占比高达47%左右,是第一收入来源;文件类占比仅33%左右。因此,文件类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例仅10%,占比较低。
  进一步分析,占比仅10%左右的文件类业务中,电子发票、电子合同只占一小部分,更何况电子发票、电子合同寄递业务并不会彻底退出市场。因此,对公司业务收入的影响微乎其微。
  接着从顺丰近4年业务占比变化情况来看,顺豐经济业务占营收的比例,从2017年的20.85%提升至2020年的28.67%。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顺丰时效件占比下降飞快,虽然公司推动时效件的高端化,价值量有所提高。例如,珠宝钻石的高端品牌蒂凡尼、箱包行业高端品牌LV、化妆品高端品牌雅诗兰黛等,这些品牌价值高并且对服务要求高的企业,在时效件领域的选择均是顺丰。
  但无法忽略的是,相比生活一般用品,高价值商品复购率较低,而且即使高端品牌,快递客单价的上限也不高,对公司毛利率改善不会太明显,且很难形成规模化,相比其他三大电商的成交量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财务方面有两点需要关注,第一是盈利能力下降,护城河较浅,竞争激烈严重拖累了毛利率;行业快递平均单价已从2007年的28.50元/件,下滑至2020年的10.55元/件,主要是因为电商快递占比较大但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价格战成为主要手段。例如深度绑定拼多多的极兔,采用超低价快速抢占市场。
  顺丰虽然下沉市场电商需求也旺盛,特惠专配业务量增长迅猛,但都是经济型业务,毛利率低,随着价格的下降,顺丰优质服务体系和组织能力优势逐渐丧失,毛利率近4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第二点是公司资产质量,主要看固定资产和商誉。
  2021年公司披露两项动作,首先是“目前在建的顺丰机场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力争2021年机场工程全场建设项目交工验收并启动校飞。”顺丰的自建机场,总投资372.6亿元,机场工程183.6亿,转运中心工程135亿,顺丰航空公司基地工程46.2亿。其中220亿通过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募资。
  目前从2020年报中无法获得机场建设进度,仅在公司“在建工程”科目里看到“鄂州民用机场转运中心”项目完成8.02%,项目预算14.5亿元。截至2021年1月2日,顺丰机队规模达到62架,相比全球第一的联邦快递的600多架飞机,还有发展空间。但自建机场,是否会造成资金拖累,是否能改善顺丰的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壁垒,边际效用情况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商誉方面,公司当前为33.77亿,2021年一季度减值1.89亿。同时,今年2月顺丰控股公告将以现金方式,部分要约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份,交易对价约175.6亿港元。基于2月以前嘉里物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175.6亿港元并没有溢价过多。通过公告可知,顺丰收购嘉里物流是看好嘉里覆盖全球的业务网络,这也预示着顺丰发展海外业务的决心。
  但从产业链来看,无论顺丰自建机场还是收购国际物流巨头以发展海外市场,都没有改变顺丰当前依旧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现实,也许顺丰未来长期对标的是全球物流巨头联邦快递。但中短期来看,物流行业还是需要背靠上游强大的电商流量来加强竞争壁垒,赢取市场份额。
其他文献
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是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的关键,也是中国移动深化改革、微观搞活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国移动全面深入开展基层网格化运营改革,推进运营一线“强能力、聚合力、激活力”。企业改革每前进一步,党的建设也要同步对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移动”)根据集团公司“质量达标和格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统一部署,积极探索网格化运营改革过程中基层党建的工作对接机制,创新开展党员亲情网格和生产经营网格“两网”建设,实现责任田、责任制、责任人的“两网”融合与工作对接,为国有企业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
绩效是企业经营的目标和成果,是衡量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经营运转情况好坏的重要指标。内部控制质量和经营风险是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以2015~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内部控制、经营风险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企业绩效也会随之提高,但在房地产行业,实证结果不明显;经营风险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呈现出行业差异;制造业和建筑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经营风险会有所增加;经营风险是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
走进振华重工的陈列厅,上海洋山四期动态展示模型、国之重器“天鲲号”模型等映入了眼帘。上海洋山四期是目前全球单体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全自动化码头,“天鲲号”是我国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而它们的建造者正是振华重工。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振华重工的产品已进入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300多个港口,其数字化实践参与了全球70%以上的自动化、智能化码头建设。在国资
近日,兆易创新(603986.SH)发布了2020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44.97亿元,同比增长40.4%;实现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45.11%,在一众已披露年报的半导体上市公司中处于中游水平。  不过,受思立微未达成业绩承诺的影响,兆易创新2020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为5.55亿元,同比下降1.79%。同时,传感器业务也因思立微卷入价格战而下滑,毛利率从2019年的50%降至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