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物多玩”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和有组织地“控制”成为最普遍的体育教学方法,幼儿被动地接受体育锻炼,能力和个性发展受阻碍。为了切实提高幼儿体育锻炼的质量并开发器械的教育功能,笔者以“一物多玩”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主要对利用“一物多玩”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一物多玩;幼儿;体育活动
  一、选择合适的“一物多玩”活动器械
  利用“一物多玩”开展体育活动是指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只用一种主要活动器械,让幼儿进行走、跑、跳、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及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可见,在“一物多玩”开展的体育活动中,器械的选择十分重要。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对“一物多玩”要有肯定的态度。幼儿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许多实用的活动材料,如用易拉罐做成高跷、用高压锅软圈作飞轮等,废旧物品的利用在环保意识日趋强化的今天和未来都会被予以充分肯定。利用“一物多玩”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安全卫生、无毒无害的废旧器械为主。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器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体育活动的指导要求有:“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此,教师开展体育活动中,要将幼儿的兴趣作为重点考虑因素,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器械。
  3.选择具有多功能的器械。为了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器械的功能,拓宽基本动作的练习,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改变了运用器械只练习一种基本动作的教学方式,将器械功能转化为教育因素,融入幼儿的学习中,通过幼儿主动作用于器械,进行多种基本动作的练习,使器械的运用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选择难度不同的器械。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在保证器械人手一份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器械的难度不同,可供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
  二、利用“一物多玩”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
  笔者曾对大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发现:60%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一遍一遍重复练习;25%的幼儿在自由体育活动中无所事事,要经教师提醒和按排才开展活动;15%的幼儿很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领头做游戏。以上情况表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心、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基于此,笔者利用“一物多玩”组织形式,帮助幼儿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产生成功愉快的情绪体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1.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活动环境对幼儿的刺激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幼儿得到愉快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为了缓减幼儿的压力和减少恐惧心理,笔者采取将音乐贯穿于活动的做法,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尽情游戏,轻松、愉快地完成整个活动。
  2.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主体。“一物多玩”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械。教师可让每位幼儿参与活动前的准备,搬运自己的器械、参与场地布置等。在活动过程中可让幼儿参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幼儿需要有自己参与设计活动的机会。于是在活动中,笔者改变了以往先示范讲解,然后让幼儿模仿学习的模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这样有利于幼儿自己学习和掌握活动的技能,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参与整理工作,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3.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发展心理学指出“人的发展是有阶级性的,每个阶级都有不同于其他阶级的发展特殊性。”关于幼儿阶段,正如皮亚杰描述的:“这个阶段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象征性符号功能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摆脱出来,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根据幼儿思维的这一特点,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物的一种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重在“玩”,而“玩”有赖于游戏。游戏可让幼儿在没有外界评定和压力下,自由地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从而促进幼儿象征性思维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及创造性也同时得到发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学习,使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发散性思维都得以发展。提高锻炼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一物多玩”的益处。
  其一,探索活动可安排在开始阶段,教师可明确提出要求,但不做任何指向性说明,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这样不仅能达到教学要求,还使幼儿学习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发展创造性;其二、探索活动还可以分段连续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中进行,教师可分别交代不同步骤的操作要求,并掌握好节奏,分段控制时间,防止幼儿出现来不及想或因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的现象;其三、探索活动安排在活动的结束阶段,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验证性探索或再创性探索。
  三、利用“一物多玩”开展体育活动取得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大有改观。幼儿心情愉快,乐观自信,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幼儿的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为可贵的是,这种主体精神将扩展到教育的其他领域,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利用“一物多玩”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最近发表文章提出,将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设想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就是出于这样的意图。但如果操作不当,改革缺乏配套,一年多次考很有可能变为“多考定终身”。(见《金羊网》,作者:熊丙奇)  众所周知,我国高考目前是“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用一次高考的成绩排序、结合考生的志愿投档依次录取。有的科目改为一年多考
何以证明你目睹过学校的沧桑,却又体验到学校里生命活力的绽放?何以证明你曾进入过教室,曾给另一些生命以温暖?何以证明你曾饱尝教育生活的艰辛与快乐,曾勇敢地接受过未知的挑战?生命的足迹如同沙漠中的一个个脚印。余秋雨先生说,一个个的脚印只有连缀成一条线时,才显现出生命的意义。记录是连缀生命的线条,记录是证明生命曾经的存在。  记录是我们刻下的生命轨迹,是多年以后回头再见到的生命影子,是将往事瞬间定格时,
传统数据仓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体现出一些疲态。论文提出了在高算力平台支持下新的敏捷型数据仓库建设体系,该体系建立在数据仓库维度建模方法论之上,以内存计算为技术基础,
对于学校来说,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因为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标本兼治,内外兼修。既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人性化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    毫无疑问,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但是,传统学校管理制度只局限于约束和规范,甚至于控制和限制,这是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的。现代教育管理学认为,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