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 从不是圣人

来源 :财富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死关走了三遭以后,李连杰深刻领悟到,如何看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一切。“活在当下,好好地珍惜每一天。”似乎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欲望支撑着人们在不断规划着更高更远的未来。或者也只有像他这样真正拥有了名与利的人才可以如此超脱地看待名利。
  
  不算很久前,在一个酒店里碰见李连杰,转头多看了几眼,并非是认出他的身份,而是觉得这男人的着装特别,他穿着件旧棉毛衫,七八十年代冬天人们穿在里面保暖的那种,配上个运动裤,个头不高,略显黑瘦。细看居然是他,便想这巨星未免也太不讲究,到底是在好莱坞娱乐圈待了这么些年的,却与北京胡同里早起晨练的大哥并无区别。
  李连杰没把家安回北京,而是去了精致妖娆的上海,并不奇怪,这个上海女婿从来都是以老婆大人为重,教人猜不透的倒是,出现在任何场合都隆重如一场盛宴的利智怎可以忍受穿着棉毛衫的老公四处乱走。
  据说他们在比佛山的豪宅空置着,但有管家细心打理,花开得旺盛,草剪得齐整,家具一尘不染,无人睡的床单依旧一周换一次。
  外人怎样想都不明白的事情,怎样看都觉得是两个世界的人,却融为一体的生活在一起,显然是要一路到白头。
  世事从来都是如此,不要去想象,也从没有绝对。
  60年代的老北京,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被送去学武术,小小年纪的他就算有几千个梦想,大约也没有想到今天的自己会是这个模样。当时他的愿望是在全国武术大赛中夺冠军,他有天赋,也不怕吃苦,遍体麟伤地走过童年、少年,他的经历再度应验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他不仅拿了冠军,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被挑去拍电影,这个愣头愣脑的毛头小伙,有漂亮的功夫,笑起来可爱的娃娃脸,没想到,竟一夜成名,李连杰回忆那段青葱岁月,只觉得自己是个走运的,什么也不懂的傻小子。
  随后他去了香港,又去了好莱坞。40岁了,他从“功夫小子”变成了“功夫皇帝”,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孩子,如今笑起来时,眼角已爬上了皱纹,再怎样清秀的眉眼,也浑不复当初快乐少年郎的旧模样。
  反而越发地让人怀念起觉远小和尚,那个长衫轻扬微微笑着的少年英雄,扎着高髻,一脸的单纯。
  在电影圈摸爬滚打20年,李连杰的片酬早已不是当初《少林寺》1元人民币的日薪,《英雄》的2亿元票房,他一个人就拿走了8000多万元人民币,自己创办的正东电影公司也让他有机会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霍元甲》算不上成功,李连杰为此许下的最后一部动作片的诺言似乎也不可靠,成龙早早对外宣布,他们之间的合作已经确定,这样两个男人,总不会在一起演文艺片。
  但就算食言又怎样,对于武术,他所关注的重心已不再是技巧,而是“控制心灵”的方法。这也许是一个达到最高境界的武者所必然的转折。
  “武力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定不是唯一的方法,暴力能够征服别人的肉体,但永远征服不了别人的心,只有爱。真的,只有爱的力量,才可以征服整个人类的心灵。”
  印象中,在我们的银幕世界里,成龙杀完人剩下的只是狼奔豕突,小马哥杀完人会递上一根事后烟,只有他在杀完人以后抹抹汗,然后还我们一个害羞的笑。
  正是这腼腆的性格使得他一直不像是概念里的明星,怕受关注,低调得恨不能隐形,过去的20年,他始终让人觉着遥远和神秘。
  但现在的李连杰却敞开心怀,在越来越多的活动里出现,慈善变成了他目前工作的主题,无所不在的渗透在电影宣传、广告、公益演出,甚至学校的演讲里。
  他也变得越来越健谈,或者他一直健谈,只是不愿意向外人表达,他将自己的转变归功于佛。
  “以前我不喜欢跟人接触,但最近几年,因为佛教的关系,给我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社会,再也不是为自己做事,40岁前为家庭、太太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回馈社会,将‘小爱’转变到‘大爱’。我要做的是消灭自我,这样我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出丑’,你需要什么我都回答你,满足你,只要别人开心。”
  这是在一个正式的访问里,我们再次面对面,穿着黑色西装的他看上去一如所有出现在红毯上的绅士们一般体面优雅。说话时,他喜欢配合很多姿势,让他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灵活,并且有种全神贯注的力量。
  听他谈佛似的上了一堂课,道理很深,当时颇有感悟,但再回想却又不记得他说过什么,似懂非懂,便知道自己只是红尘中的一介凡人。
  李连杰信佛多年,他试过连续10天打坐冥想,从早上4点到晚上10点。
  “之前一直习惯性地把外在的人当目标、当对手,想超越他们。但是当反复重复着这一切的时候,慢慢就发现,真正超越的不是这些外在的人,而是内心,因为外在是永远超不完的。这个时候就会反思,到底什么是我最想要的?什么是我最需要的?这是两个概念。我就去宗教和哲学里面寻找能使人真正进入快乐状态的本质。”
  2003年,短短一年内他经历了三次接近死亡的体验,一次是东南亚海啸,一次是南亚的地震,再一次是在西藏严重到几乎无法呼吸的高原反应。
  在生死关走了三遭以后,李连杰深刻领悟到,如何看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一切。”活在当下,好好地珍惜每一天。“似乎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欲望支撑着人们在不断规划着更高更远的未来。或者也只有像他这样真正拥有了名与利的人才可以如此超脱地看待名利。
  “以‘名’来讲,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有那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我们数都数不过来,可是再过几十年、几百年,无论是成龙还是我,都会被人忘记。我学了点武术,在媒体的帮助下成了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其实我们都是历史进程中的小人物,名与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和进取。再来讲‘利’,不见得要靠物质的支持才能达到心灵快乐,有钱和没钱的人看到奥运都会开心,听到天灾人祸、交通失事、飞机爆炸都会不开心,遇到夫妻感情有变要离婚也会不快乐,孩子没有心思念书,全家也会担忧,所以钱不会带来直接的关系。我年轻时有五块钱就开心,人要懂得去了解情绪是怎么来的,如何把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这才是我学宗教的动机。”
  既然名利都是带不走的,他就希望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方拍有意义的电影,做一些慈善事业,更多地去付出和关心别人。
  “对佛教徒来说。我认为自己现在有责任,我不希望小孩看我的《龙之吻》,我不希望听到5岁的小孩模仿电影说些恶狠狠的脏话,我希望能给别人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而不是暴力。”
  当年李连杰和徐克拍《笑傲江湖》时,自始至终搞不懂令狐冲为什么可以和这个那个女人调情,他说他想做高绝的大侠,而不是风流的浪子。事实上,他也做到了,40多年的生命中只得两个女人,无论如何都算不得风流。
  但只是负了这一个,便给全天下人留了口舌。世人爱英雄,总希望英雄道德圆满,恪守伦理纲常,个个都是圣人。但以圣人的标准来评估一个正常男人,委实过于苛刻。
  李连杰如今尽量避免提起他和黄秋燕的两个女儿,却不吝向媒体展示他和利智的爱情结晶。他的责任只愿意为爱的那个人扛。
  其实当年和师姐结婚,半是报恩,半是求她旺夫。他坦承对前妻的爱只有20%,因此婚姻维持了才三年,他将婚姻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对爱情的不成熟。但自1989年和利智合拍《龙在天涯》后,才发现对她的爱,是可以豁出去的,付出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
  开始追求利智时,她旁边有很多狂蜂浪蝶,身家丰厚的男士,动不动就是1亿身家,当时李连杰坦白对利智说:“我没有1亿,我只有全部。”
  “有时想想,利智管我那么多钱,你以为她不烦吗?都是丈夫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她该如何花,如何稳健投资,令金钱有增长而不会减少,这都是烦恼!你看我多开心,什么都不要管,衣服鞋袜都有老婆照顾,我只要专心拍戏就好了!”
  “其实异性的吸引实在不到7年时间,后来就是两个自我中心的人,在生活习惯中互相迁就对方,我愿意为她付出,她愿意为我付出,感情才可以巩固,到了老年的时候,两人变成一体,。人性其实最自私,每个人都有底线,你可以先得罪父母、兄弟姐妹,然后得罪老婆及子女,人到最后才会跟自己过不去,当你把老婆当成自己,她又怎会害自己呢?我对她已毫无保留,这个阶段的感情才最巩固,也是谢幕的终点。”
其他文献
社会阶层不断固化的今天,低层级的人如何通过拔高格局,把握时机,成为更高层级别的人呢?  世界的上的人,其实只分为三种:做事的人、做式的人、做局的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三种人,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  01  先看做事的人  把一件事情最好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它遵循的是“事道”,讲究的是“技术”。  这是社会上最多的人,他们往往是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零工、兼职人员等等,
期刊
不要密码,不要手机  你没有看错,是刷脸付款,不是刷脸取款。刚刚传来大消息,建行已从深圳分行开始,宣布商用刷脸付款!  付款时,只需露出你的脸,再输入手机号后四位,瞬间完成付款。没有手机、没有银行卡,甚至没有密码。  建行刷脸付款  这样的付款速度、这样的便捷程度,超过了今天所有的支付方式。建行,打响了中国银行业刷脸付款的第一枪。  这意味着:中国“靠脸吃饭”的新时代,马云的支付宝准备好了,中国的
期刊
这是一个比王思聪还耐人寻味的富二代。  王思聪22岁那年,对老爹的千亿资产并不是很感兴趣,于是老王拿出5个亿给儿子当练手资金,王思聪连投资计划书都没拟。  同样是22岁,另一个富二代却突然被告知48岁的首富老爸被人在办公室一枪毙命,凶手紧跟着饮弹自尽,他被形势直接推到一个掌管1万员工董事长的位子上。  别说没有“试错费”,从此以后,婚姻破裂、债务危机、工厂倒闭……一连串的噩耗,将他推到人生的悬崖边
期刊
凉炘:人们以为苦难会让人更为强大。但实际上,大部分人被苦难折磨得不成样子,懦弱,保守,浑身充满奴性。像狗群迁徙一样走在街上,发出快乐的笑声。真正因苦难而变强大的人,从不认为自己经历过苦难。那些声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是脱了人皮穿上囚服走出来的。  国馆君按  “妈妈,求你别打死我。”  6号,在江苏泰兴,  9岁小男孩乔乔因为玩雪,  把手机弄丢了,  被妈妈活活打死了。  医护人员尸检发现,  
期刊
在苏东解体之后,全球化风起云涌,中国很好地利用了这个二战以来,对大国而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迅速崛起为全球重要力量。中国民众也在短期内基本摆脱贫困,积累了惊人财富。当下在中国涌现了一群千亿富豪。  世易时移,随着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的三重变迁,最富裕的这代中国人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  在未来中国,再度狂风骤雨般书写财富神话的机会,如过江之鲫般涌现的土豪群体已是过往,轻易实现人生小目标者可能逐渐寥若晨
期刊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01  又一个诗人走了,这个时代可以称为诗人的人实在不多了。  12月的寒風凛冽的上海,打开手机: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  几年前,在杭州的一次活动中,见过余光中先生一次。  八十多岁的他,身形消瘦,80来斤,发丝如雪,耳垂很大,双眼深邃。午后,阳光打在他身上,显得很干净。举手投足间,十分儒雅,又不失幽默。  那一次活动,本来应该和余光中先生合影的,结果想着合
期刊
所有新东西出来都是草莽一片,所有新东西出来都破烂不堪,但是只要相信它在底层有颠覆的力量,请你先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越转越快,你得断臂求生,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滚向何方。”  内容来源:1月21日,张泉灵女士在“领航者大会——暨2018品牌医生年度盛典”上的演讲。  面对不确定性,如何消弭内心的不安全感?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区块链?  先跟大
期刊
穷人与富人的差别就是思想的差别,你是什么样的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要改变很简单,不是看你有多少学历、多大背景,而是看你从何时转换你的观念。  1、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  2、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3、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
期刊
阿里巴巴迁往雄安,对杭州楼市影响几何?  杭州的“金名片”阿里巴巴迁往雄安,几乎已无悬念,只是份额和比例的问题,亦或总部也迁。一个城市,把经济押注在一个行业,甚至一家企业,显然有着极大不确定性风险。  昨天晚上,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定了!这些企业、十余所高校要搬到雄安新区》足以震动全国,甚至震动全世界。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城市,杭州就是其中之一。  消息称,从4月1日宣布成
期刊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十年前,审计署参加会议时还被写成了姓沈的沈。随着2003年李金华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报告的公开,再也不会有人把审计署当成“老沈”,而且每年一次的审计报告的发布,也成了大家看李金华的“走钢丝”表演。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再次站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面前,交出了新的“审计清单”: 48个中央部门、274个二级预算单位,共审计出违规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