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视野的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W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国内高校正从外延式发展转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作为高校三大支柱的图书馆,其人文内涵建设的优化,是这个阶段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自身的性质与功能,决定它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内涵式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人文视野的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对于高校培养多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文 高校 图书馆 内涵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065-02
  当今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传统的。其所拥有的丰厚文化积淀,必将与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强调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今天,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教育阵地,其人文内涵建设的要求将更高、更新。本文就高校图书馆人文内涵建设的优化,作深入探究,以期归纳高校图书馆人文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高校图书馆人文内涵建设背景分析
  目前,高校图书馆一般在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只被看作一个建筑,并没有活的灵魂,与大学教育似乎均没有多大关系。可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已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是原来意义上学生借阅图书的场所,而是学生的另外一个自修室,是学生获得知识、受到熏陶的重要教育基地。
  当今社会,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包括文化、藝术修养在内的多方面人文素质。而现代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成为只会应付考试的工具。他们虽然专业方面掌握的较好,但基本的音乐修养、文学、艺术知识匮乏,甚至有的汉字书写也会有问题。这些情况不胜枚举,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当前高校图书馆固然存在图书采购量有限、领导重视不够、服务不够人性、管理不科学等诸多问题,但归根结底,最主要的问题还是 “人文内涵”的缺失。图书馆的人文内涵建设是指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培养。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营造环境文化、突出文化特色、提高人文管理水平等多种方式来优化人文内涵建设。
  二、高校图书馆人文内涵建设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人文内涵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环境与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育有了人文环境的支撑,就会更加严谨和厚重,就能更加明确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图书馆是大学生的营养基地。它馆藏丰富,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能够对完善大学生人文品格起到极其重要的支持作用。
  (3)图书馆到处书香四溢,其特有的文化氛围,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大学生通过图书馆中知识和氛围的渲染能够不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图书馆的人文内涵建设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
  (4)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知识、沟通交流的场所,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因此,高校图书馆科学的管理制度、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都必然对大学生有着示范和影响作用。图书馆人文内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场所。在管理和服务中构建人文精神,实际上是营造一个优质的服务环境。
  三、图书馆人文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合理化景观布置,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
  作为高校的标志性建筑的高校图书馆,一般外观建筑新颖、设计时尚,充满时代感而又不失文化氛围。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快速外延式扩张发展,一些高校在新建或扩建图书馆中,大多舍弃了方盒子式的外观设计,而较多采用落地玻璃墙,充分体现其开放性,调节读者的身心状态。图书馆周围以绿地为主,栽种各种常绿植被,在周边休闲广场设置凉亭、座椅、水池等,图书馆门前一般放置具有标志性的雕塑,或者具有一定风格的石刻作品,通过这些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气氛,强化人文内涵建设。
  (二)加强人文管理,促进体制创新
  管理必须以人为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图书馆如果缺乏人文管理,工作人员的个人爱好、生活兴趣等完全得不到释放,往往会造成人性发展上的缺失,以至于工作人员变得失落,进而影响工作态度。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上应加强人文关怀,提倡创新,更好地满足工作人员个性化发展需要,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
  (三)通过专家座谈,促进师生交流
  通过聘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馆开办讲座或者跟学生座谈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与专家和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讲座或者座谈可以不拘一格,可以不受限制,可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也可关注社会热点。只要大学生想了解的,属于专家学术范围的都可以问,都可以探讨。学生也不必局限某个专业,随时开放,随时参加,随时提问。也可以提倡学生自由演讲,让专家点评。通过这类学术活动,让学生得到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开设专门人文素质教育场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此类教育场所包括:一是开设阅览室,专门提供有关文学、历史、心理、传记、哲学等种类广泛的人文书报资料,通过丰富的馆藏精品人文图书,对学生进行熏陶。二是开设视听多媒体室,主要提供地理、历史、民族文化、音乐、舞蹈等方面电子读物,面向读者免费开放,通过直观的视听,使读者在欣赏这些高雅的影视艺术、优美的音乐舞蹈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五)开展多种形式课余活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一天除了教室和实验室,约有1/3至1/2的时间是在图书馆或者其他提供自学功能的场所度过,可见图书馆在履行教育功能的有利条件。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通过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争做“文明读者”活动,以及文艺沙龙、诗歌朗诵会、读书活动、摄影展、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知识面,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综合素质教育。
  (六)努力借鉴国内外同类图书馆先进管理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英国、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在营造高品位人文文化方面都有十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人文内涵建设,突出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总之,高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为己任。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服务窗口,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加强人文内涵方面建设,主动发挥人文“教育功能”,营造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高品位人文氛围,为高校完成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承担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美)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2.
  [2]周干明,吕绿绮.营造人文环境打造大学精神——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23-24.
  [3]胡汉杰.试论构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J].河北科技图苑,2006(19):18-20.
  [4]陈典平.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创建——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66-167.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事业一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因扩招扩建而产生的债务问题也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进一
摘要:我校开展了中专数学分层教学,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让课堂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会面对学生三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如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就能激发数学课堂的活力。  关键词:中專数学教学;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认识与研究旅游产业的潜力、竞争力以及转化机制,不仅可以为各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后勤保障已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在社会化保障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高校后勤保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
从非线性受激布里渊散射产生机理出发 ,研究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 (SBS- FOG)中光纤光源的阈值光功率与光源谱宽及保偏光纤敏感环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这种
随着涉外民商事数量的增加,国家之间承认和执行相互法院的判决在国际私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中会出现各种理由导致无法完成,这里通过探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省公路建设项目加大了投入力度,公路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公路房建项目作为公路建设的附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大热与其原型陆勇案判决所彰显的对刑事司法应有价值观的坚守,反映出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特作用。本文立足于理清当下理论与实务界对刑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在肿瘤转移诊断、个体化治疗/疗效评估及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其在循环系统中比例极低,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和鉴定成为临床应用的难
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课外书籍,中学生为什么大多只是追逐流行读物呢?为什么流行读物远比“经典”有魅力,给予中学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呢?带着这种疑惑,笔者有以下几点分析。    一、中学生缺乏自我评判标准,容易受“流行”影响,产生疯狂的追风现象  中学生思想观念尚在形成之中,没有成熟的是非标准,对各类流行读物和畅销书,还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是为了获得形式上的阅读、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于是就愛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