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部MRI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早期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腕部MRI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风湿免疫科早期RA患者45例作为RA组,非RA患者45例作为非RA组,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全部行手腕部MRI检查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同时搜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MRI表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RA组患者MRI阳性率和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抗-CCP抗体对早期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8.88%和68.88%、82.22%和91.11%,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64.44%)较单独检测有所降低,但特异度高达100%;MRI滑膜评分分值与抗-CCP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s=0.612,P<0.05);MRI异常征象与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正相关(rs=0.521,P<0.05),抗-CCP抗体阳性率与DAS28呈正相关(rs=0.541,P<0.05)。

结论

MRI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亦为动态评估RA病情变化提供了检测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围术期心脏停止引起的小儿缺氧缺血(HI)性心脑损害是导致患儿急性和慢性致残障的主要原因,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缺氧缺血性小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颈动脉结扎术及缺氧处理建立缺氧缺血小鼠模型,术后48 h内对HI模型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小鼠的神经行为进行评估,48 h后处死小鼠,对各组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线粒体含量、线粒体肿胀度及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及呼吸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0、24h H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