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厌学小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导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差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关系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普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有关学科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动的成分,也是学习良好数学课的入门向导,作为数学老师,就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农村中学的学生厌学以至于辍学,是普遍存在而又棘手的一个严重问题,究其原因染色是多方面的,而数学教学的结果造成学生厌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多年来,初一到下学期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到了初二下学期,学生分化更为严重,其中因数学的教学结果所导致的占主体,所以部分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可以说数学教学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数学教学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兴趣不足,自卑有余。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初一新生,由于部分学生小学数学基础就差,对新的数学 知识概念的接受和理解就更为吃力,干听不懂,干学不会,几堂课后别说兴趣,连自信心都会消失,这就需要教者从教时必须首先从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入手,增强自信心,而兴趣的产生是建立在自信之上的,只要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可怕,觉得只要认真学习,下点功夫是不难学会的,才能增强自信心,有了自信,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且愈来愈浓。
  其二是教育主观认真不足,轻视有余,因自身水平学生认为部分能力低下对此丧失信心。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诚然,功夫对教学来说需双方共同努力,而对初学者,教育创下的功夫更好主要。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处处以初学者的身份上在初学者的角度以初学者的心理来对待学生,根据学情,特别是基础差的,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讲授辅导中缺什么补什么,尤其是小学 没有高深的知识,内容及时补讲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为之产生兴趣,切不可以教者自身的对待这部分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啥也不是,不可救药,还因为他不行,他不会才需要你来教,你能把他们教会,这才说明你行。要坚信,只有教者能舍得花费更多的心思,有足够的耐心,负出更多的爱心,就一定能杜绝至少能够减少更多的学生就不会讨厌学习,甚至辍学。
  其三是事业心不强,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不能以服务于市场经济为宗旨而教学,为提高升学率而教学,只抓尖子,不注重全面培养,让基础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江泽民曾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之不厌,需要我们每一位从数学教学付出更多的努力。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系相当紧密,知识体系环环相扣,数学教学好似一根链条若缺少或损坏一节,这根链条就会断条甚至报费。数学学习就象对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学情驾驭教材,确保链条的每一节完好无损,学者要在教者经常检修,保养下增强必胜的信心,认真斟酌每一步,或超常发挥来下好这盘棋。
其他文献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等。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
时间:2015年3月15日  场合:会见中外记者  观点: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
【摘要】在推进人本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核心在于能真正学进去。并从学生角度出发,实现一些变革,比如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实现讲述为主到点拨为主的变化,教师态度实现从严师到益友的转变,以及授课方式实现单一讲学到讲学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授课方式。  【关键词】人本思想 初中英语 学生本位    人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关注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等,从人的需要出发。在教学之
教育部在2018年年初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招生考试试题,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展素质教育。笔者利用暑期对2018年全国近百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进行了学习和分析,发现每份试卷总体上都能贯彻教育部的上述通
双杠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恐惧心理,有的学生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种:一是缺乏完成动作的自信心,此类学生怀疑自己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怕完不成被同学笑话,在众人面前“丢面子”,因而产生恐惧感:二是身体素质差,又缺乏锻炼,此类学生由于速度、力量、灵活性等基本素质比较差,完成动作确实困难较大,因而产生恐惧心理;三是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此类学生由于完成动作失败,担心身体受到
新牛津版高中英语模块九、十和十一为选修教材,无论是从语言知识还是从写作技巧,以及篇章结构来看都比较重要。所以绝大部分学校并没有舍弃,而是按部就班地如同模块一到模块八那样,认真教学,结果就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高三阶段各种形式的考试增多,这样肯定会影响教学进度,从而就会打破制定的教学计划。此外,不少教师上课时(尤其是上阅读课时)仍然按照以前的方法,一节课下来,“摆花架子”、“表演”的成分太多,学生真正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通常有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我们都知道“掌握了知识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的这个道理。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如果语文课堂里出现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那样会压抑了无数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谐高效的课堂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就什么是“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就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现状进行简单分析,从而提出如何营造高中英语和谐课堂的方式和途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营造和谐的高中英语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英语 和谐课堂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英语课从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普遍开设,但在高中阶段,学
【摘 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引,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也促进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进在课程整合中推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课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整合发展    中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其中指定内容之一,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下面就劳动与技术教育
编者按:2008年,是世界必将留下中国特殊印记的一年;是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直观度认识中国的一年。  2008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航天员漫步太空、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大三通”变成现实……中国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了世界,中国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了世界。  为此,本刊特选取几篇学生习作,以见证不平凡的2008,见证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勇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