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干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内的迁移、分化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脐带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细胞在心肌内的迁移和分化。

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6月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10例健康胎儿脐带,采用胶原酶胰酶消化法分离脐带干细胞。选取8周龄、体质量260~280 g的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第14天行心脏超声检查,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12只)和对照组(11只),并分别经心肌每只大鼠注射200 μl人脐带干细胞悬液和PBS。在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第14、28天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功能。在移植后28天,处死移植组大鼠,制作心脏冷冻切片。切片采用血管特异性平滑肌动蛋白α(α-SMA)抗体、内皮特异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体及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 (cTnT)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脐带干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

30只大鼠中造模成功23只,脐带干细胞移植后存活20只,其中移植组10只,对照组10只。超声心动检查,与移植前比较,两组大鼠干细胞移植后第14、28天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射血分数=3.864、3.690,t短轴缩短率=6.397、5.904,P值均<0.05)。移植后组间比较:干细胞移植后第14天,两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移植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P<0.05);干细胞移植后第28天,移植组大鼠的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7、2.140,P值均<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组可见脐带干细胞能够在梗死心肌内存活并发生迁移,α-SMA抗体、vWF抗体和cTnT抗体染色显示移植的脐带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

结论

脐带干细胞能够在梗死心肌内迁移,在局部梗死心肌微环境下,能够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和心肌再生,从而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数学与物理都是理科性科目, 这两门科目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数学知识是解决物理难题的基础与关键, 很多同学数学基础不好, 其在物理学习上也会特别吃力, 物理很多知识
数字媒体影视制作的时代需求与新时期文化传播的社会需求之下,笔者从综合类院校培养影视短片制作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我校影视短片制作教学模式改革发
由于小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再加上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增多,家庭问题突出等原因,运用内涵丰富、浅显易懂的《弟子规》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如果我们的
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地形不再成为公路建设的阻碍,现代交通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公路隧道已成为公路建设中一个常见的部分。公路隧道的建设不仅缩短了公路交通的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的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和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随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rn所谓随机教育, 就是孩子在幼儿园期间, 除了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兴趣的重要,要想学生的成绩提高,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能事半功倍。本文就如
今年8月22日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华诞.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一生,感念他倡导改革开放,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丰功伟绩.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积极提倡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充分依托文本,挖掘其中的语言时间活动素材,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兴趣越浓厚,活动就越有力越有效。作文的兴趣也是一样,如何激发初中生的作文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写好评语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