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与化学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的高中化学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的主旨和根本性目标,并将科学素养这一总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要达成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活动来体现,科学探究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载体或活动形式.具体说,科学探究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一、科学探究的特征与过程
  
  1.以科学性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活动
  教师针对现实生活问题或任务,结合必学的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作出解释.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感触到获得胜利果实的喜悦,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氨气尾气处理时,通过书本实验探究这样的问题:尾气为什么要处理?处理原理是什么?哪些装置可以作为尾气处理装置?哪些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
  2.获取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科学是以实验和观测来获取证据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也需要运用证据对科学现象作出解释.如在原电池化学能能否转化成电能问题上,引导设置如下图(1)~(8)实验进行探究,获取证据.学生也可以自主地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渠道获取证据,来对探究进行补充.
  
  3.对科学性问题作出解释
  例如,金属钠的性质教学,学生已知钠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来证明钠比铜的金属性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剖析和探究,从而得到结论: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能够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不能用它去置换溶液中的其他金属离子.
  4.评价、核查所提出的解释,并加以论证
  评价解释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关的证据是否支持提出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否足以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证据解释的推理过程是否存在某些缺陷?从相关的证据中是否还能提出其他更合理的解释?核查解释要求学生参与讨论,比较各自的结果.并通过教师、教材及网络等相关渠道进行验证.
  
  二、科学探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兴趣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与实验相结合、设问、联系生活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例如在讲“金属材料”这一课题时,有个探究实验:比较金属锡、铅、合金焊锡的硬度.学生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实验,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软硬.这时,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例如:在测试面的硬度时,通常用手按一按,试出面的软或硬.然后让学生找出方法,比较三种金属的硬度.通过教师的举例,学生很容易找出相应的方法:用手按、用小刀切、相互划等手段比较金属材料的硬度.
  3.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敢于向旧知识挑战,通过探究式学习,对旧知识产生质疑,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质疑: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进行萃取操作教学时,讲述了要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进行振荡的原理后,可向同学们质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发生反应时,应怎样才能使两溶液反应充分?通过这样的质疑和解疑的科学探究,学生将避免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而是多角度、多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他文献
英雄是什么?  在战士的眼里,驰骋沙场、英勇无畏的人是英雄;在病人眼里,能治百病的人是英雄;在小孩眼里,能逃离虎口的羔羊是英雄;在小鸟的眼里,能飞越海洋的海鸥就是英雄……  然而,在我眼里,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生活中充满了挫折和困难,只有敢于和困难作斗争,才能赢得时间;只有敢于和困难作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敢于和困难作斗
《纽约时报》的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全球化概念,其中指出: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全球化3.0时代。是商业本原传统回归的时代,是人本因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时代。这一阶段的主要驱动力是软件和网络,主体是个人和小团队必须越来越主动的以全球化的视野思考,并将自己主动置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互联网引发了品牌管理新的革命,开创了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营销时代,消费者在营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