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阳性且丙氨酸转氨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模型的构建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寻HBeAg阳性且丙氨酸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建立无创模型并验证其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入院的279例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将S0~S1患者纳入轻度纤维化组(n=117),将S2~S4患者纳入显著纤维化组(n=16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抗-HBc和HBV DNA是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55、1.365、1.027、1.231和0.763,P值均<0.05)。AUC为0.772(95%CI:0.716~0.828),当截断值为0.504,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70.9%。APRI模型和FIB-4指数模型评估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720和0.671,均小于无创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该模型能评估HBeAg阳性且ALT<2×ULN的CHB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细胞周期阻滞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大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LP组)、试验组(ES
伤害是全球儿童面临的健康威胁,也是中国1~17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儿童伤害预防是非常具有投入产出效益的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相关儿童伤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建议加强伤害防控工作的部门分工与协调机制,确保必要的财政经费支持,以广泛实施各项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