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基季铵盐浮选剂最佳生物降解条件的测试评估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二氧化碳生成量法,测试单酯基季铵盐与双酯季铵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降解率,分析影响生物降解的环境因素,评估生物降解的最佳条件.综合评估表明,酯基季铵盐降解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反应温度25℃,曝气量15 L/h,接种污泥160 mg MLSS/L,受测物浓度20 mg DOC/L.此时,单酯季铵盐、双酯季铵盐10 d的生物降解率分别为30.72%、22.47%,28 d的生物降解率分别为96.24%、80.32%.
其他文献
通过搜集各类灾害研究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进行自然灾害分区.结果显示,河北省自然灾害共分为六个区,即燕山山地丘陵灾害区(Ⅰ区),冀北山地盆地、坝上高原灾害区(Ⅱ区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宜昌市正迅速发展的又一特色产业,是典型的小作物大产业。介绍了宜昌市魔芋产业发展概况和宜昌市魔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魔芋科技创
以典型干旱区新疆渭干河绿洲为例,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对土壤含盐量状况的相对影响力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开发和对地表水资源的调节是研究区土壤含盐量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土壤含盐量各个影响因子的相对影响力差别较小,土壤盐渍化治理要注重它们的综合作用。在现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的气候特征向暖湿方向发展,有利于土地盐渍化的缓解。
加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质受到成长过程中诸多外界因素(气温、灌水量、施肥等)的影响。采用模糊Petri网建立加工番茄品质模型,综合分析加工番茄品质影响因素及其相互
以甲醛及4种重金属Cd(Ⅱ)、Cu(Ⅱ)、Pb(Ⅱ)、Zn(Ⅱ)为研究对象,以费氏弧菌为受试生物,分别测定5种物质的单一急性毒性及甲醛与重金属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并利用DA模型和IA模型对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大姚县、瑞丽市和四川省木里县的41株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进行DNA聚类分析,利用NTSYS软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评价湖北省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群体抗药性水平,为防治灰霉病提供理论依据,评估了源于湖北省的96个灰葡萄孢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抗性。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多菌灵、农利灵
循环农业技术进步是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条件。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3R”原则,构建了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对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测算和
李家洋院士,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56年7月生于安徽肥西。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并进入美
为了解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对杀菌剂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在室内采用菌株Hnm1和A53-3对含不同浓度多菌灵和啶酰菌胺的PDA培养基进行连续30代的抗性筛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