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黑斑病、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黑斑病
  1.1症状
  该病可为害向日葵叶片、叶柄、茎和花盘,田间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初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中央色淡,呈灰白色,有或无同心轮纹,有时数个病斑融合,产生大块枯斑,使叶片局部焦枯、破裂或形成穿孔。遇持续高湿,则在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叶柄感染后,叶柄和叶片一起枯死。茎部感染后,则在茎上产生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长斑,由下向上蔓延,常相互接连,有时可使茎杆全部变褐。花盘感染后,则产生许多小型褐色斑点,开始多从花盘背面边缘出现,若环境有利,则引起花盘局部或全部腐烂,造成严重减产。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部出现深褐色细绒状或橄榄色霉层。
  1.2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播种带病的种子出土后即引起苗枯或叶斑。但种子带菌量较少。病残体上的病原菌是主要初侵染源。遇有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到向日葵植株上进行初侵染。侵入适温25℃~30℃,在雨季,温度适宜,寄主处于乳熟至腊熟期很易发病。高温多雨该病流行速度快,潜育期短,因此很易流行成灾,成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病菌孢子萌发温限5℃~35℃,最适25℃~30℃,潜育期2~13d。流行与雨水有直接关系,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连作地的向日葵易发病。
  1.3防治措施
  向日葵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秋翻,将病残体翻入土中,以减少侵染源;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足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播种前用50%福美双用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以防种子带菌。药剂拌种时,加入一些硼、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 褐斑病
  2.1症状
  又称斑枯病,是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在食葵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子叶和幼苗染病时,叶片上生近圆形淡褐色病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正面为褐色,背面灰白色。成珠染病时,叶片上有不规则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时也有黄色晕圈,有时中央呈灰色,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散生的细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相连成片,以致叶片迅速枯死,叶柄和茎上发病,均呈褐色的狭长条状斑。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
  2.2农业防治
  深翻地、铲除自生苗等方法清除病残株;重病地轮作4年以上;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2.3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种子量0.3%的福美双、代森锰锌、克菌丹、苯菌灵等杀菌剂拌种,以防种子带菌。
  2.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打底叶、病叶,同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连喷2次,间隔10d。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5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1~2次,间隔10~15d。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延寿县玉河林场 150772)  【摘 要】樟子松是东北地区、内蒙古等地的重要绿色植物,在北方各地中担任着绿化环境、清新空气的作用。由于北方天气寒冷,大多数绿色植物在冬季叶子都会枯萎,而樟子松能够保持四季常绿,將樟子松应用到园林建设、道路建设中,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让人们的眼前有绿色,放松人们的心情。樟子松的适应能力强,容易种植和成活,并且其树干直而高,质地良好,可以做多种用途,具有较强的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有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必须从维持生态平衡,强化林业生产管理措施,解决林业生产问题入手。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林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林业生产管理效率的基本策略。  1.林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林业生产管理形式较为落后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林业发达国家较慢,林业经济的整体水平滞后连带我国林业生产管理形式的落后。首先,我国林业生产管理还没能建
目的研究π型桥全动脉化心肌血运重建的临床应用. 方法 1994年9月到2002年8月对2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特点选用π型桥进行全动脉化心肌血运重建,即3支血管病变合并对
黑龙江省地大物博,同时它的文化资源非常的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沧海桑田,但文化以及艺术却依然鲜活的留存了下来,并根植于大众之中。黑龙江方正剪纸也是其中的一种,其创造之初从曾经受过满族萨满文化以及中原汉族的移民文化双重影响,带有极其强烈的民族特点。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黑龙江方正剪纸需要被保护,需要传承。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袭来,传统家庭式的保护以及传承措施,已经很难再将黑龙江方正剪纸继续维持下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