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事件还是伦理事件?——就伊格尔顿新著《文学事件》与译者对话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2012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的《文学事件》(The Event of Literature)目前已经由阴志科翻译引进了国内,同时也激发了学界相关的诸多讨论.除了“Event(事件)”一词究竟应该如何界定的问题之外,伊氏新著所说的“文学事件”与他30多年前在《文学理论导论》中提出的“政治批评”是否存在关联?新著中出现的“文学哲学”的意指又何在?其与总体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什么关系?如此等等.有鉴于此,为了使相关讨论走向深入,厦门大学中文系贺昌盛教授与《文学事件》中译者阴志科就上述话题展开了一次对话,在语言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共时框架内,对作为事件(event)的文学关注的是“文学如何发生”还是“文学可以引发什么”?文学事件的侧重点是“言说”还是“实践”?文学的“虚构性”与“道德性”究竟是语言本身赋予的还是语言的效力赋予的?诸理论的共性在于言说活动还是伦理活动?等等问题,给予了拓展性的辨析和讨论.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够将中国文论的建设和推进引向更为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把AutoCAD软件和Excel软件二者综合利用,优势互补,快速绘制了渠道断面图,并利用Autocad中阵列命令,绘制出坐标网格线,形成了便于比较分析的计算纸绘图效果。
中国家庭中很多父母都竭尽所能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给他们洗衣,为他们做饭,帮助他们清除前进道路上一切的障碍。但是我们父母是否想过,舒适安逸的爱,很可能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陷阱”!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他们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要做孩子的典范。  顾炎武的母亲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顾炎武,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是在做人气节、爱国情怀上,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就与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直接关系。  顾炎武的母亲王氏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为期望儿子成才,她亲自为儿子授课,常常在深更夜半还为儿子讲解经文,并严格要求顾炎武读书学习。  母亲的坚韧、刚毅及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