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子宫肌瘤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发病率高。子宫像倒置的梨子,位于妇女骨盆腔内,由3层组织组成。中间一层最厚的是肌肉层,子宫肌瘤就是肌肉层的细胞发生了不正常的增生所致。肌瘤开始时只是子宫肌层里的一个小结节,如果增大后仍在子宫肌肉里,就叫子宫壁间肌瘤;如果肌瘤向子宫表面突出生长,就叫“浆膜下肌瘤”;若是发生过程中逐渐向子宫腔内突出,在子宫内膜层下面生长,就叫“黏膜下肌瘤”。
  多数子宫肌瘤生长在子宫体部,也有少数可长在子宫颈部。瘤体大小不一,小的像黄豆或更小,个别巨大的瘤子可达几公斤重,有的子宫上只有一个肌瘤,有的长有几十个。肌瘤属于赘生性物,不会自然消失,它可以变性,最好的结局是萎缩;也会发生感染、坏死;最可怕的是恶变,恶变者虽并不多,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子宫生长了肌瘤或多或少会给妇女带来一些麻烦和痛苦,主要症状有:
  月经过多或出血
  随着子宫肌瘤的增长,子宫体积不断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也相应增加,又因瘤体影响了子宫在月经期的自身止血功能,所以子宫肌瘤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多,每次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缩短,甚至有不规则的或持续不断地出血。因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过长,病人便会出现失血性贫血。
  痛经子宫肌瘤压迫神经,刺激子宫收缩,还容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患子宫肌瘤的妇女,多数人出现痛经。
  白带过多子宫肌瘤导致盆腔充血、感染。因此,阴道排出的液体增多,即白带过多,有时呈脓样,并伴有腥气味。
  下腹包块因子宫肌瘤增大,病人自己或体检时摸到包块,特别是早晨起床小解之前,因膀胱充盈,子宫上移,更易摸到肌瘤。
  压迫症状子宫肌瘤长大后必然压迫膀胱、直肠及周围神经等,病人出现腰骶痛,大便秘结、小腹下垂感及小便频数等。
  不孕大多数长有子宫肌瘤的妇女不容易怀孕,即使怀孕后也容易发生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死胎。若肌瘤生长在子宫下段,分娩时会造成难产,也会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大出血等危险。
  子宫肌瘤的治疗并不困难,小的子宫肌瘤,无症状者可以在病人绝经以后随着子宫萎缩而缩小。笔者追访过19例绝经10年以上的子宫肌瘤病人,肌瘤可缩得很小,但未见完全消失。还有一例发现子宫肌瘤24年,绝经7年后因子宫出血,手术切除子宫,标本病理检查,原肌瘤的体积已缩小90%,在肌瘤的中央发生恶变——肉瘤。
  鉴于子宫肌瘤对人体生命安全威胁不大,故2/3的病人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小而无症状的子宫肌瘤需严密观察、定期检查,不需要服药化肌瘤。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近来已看到了化瘤服药,引起肝、肾损伤的报道。
  当子宫肌瘤增大,整个子宫类似或大于妊娠3个月时的体积,或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非经期出血,造成贫血者,必须手术。子宫肌瘤压迫症状较重,如出现因输尿管受压引起肾盂积水,或直肠、膀胱受压引起排尿、排便困难时,也应手术。子宫肌瘤迅速增大,疑有恶变者,应及时手术。柄蒂扭转疼痛、坏死时,必须手术。若子宫肌瘤病人同时患有不孕症,其不孕原因与子宫肌瘤有关,应手术剔除肌瘤,修整子宫,治疗不孕。笔者曾遇到1例婚后10年不孕的妇女,因患有子宫肌瘤,月经过多、出血,手术剔除大小肌瘤共15个,术后3年,病人生了2胎,婴儿发育良好,成长健康。
其他文献
提肛运动,即收缩肛门。这是一项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老年人的运动。常做提肛运动,有助于局部血液循环,可通便、防治痔疮等。中医认为,提肛运动可活血化瘀。如果经常做,有升提
品茶品什么?“色、香、味、形、水、具、时、温、烹、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茶道中的十字真经。煎茶要讲究茶、火、水,缺一不可。而水在其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有地域之别,有轻重之别、渊源之别,还有味道之别。凡是善于饮茶的人,总是要把名茶与好水相提并论,加以品尝与欣赏。再名贵的茶叶,没有甘美的水来冲泡,也难以显示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味。自唐宋以来,许多茶叶专著,如陆羽的《茶经》,欧阳修的《大明水记》
茶叶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一种饮料,居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为国内外公认的“多维低糖及多功能”保健饮料。茶含600余种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茶多酚、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类、有机酸、芒香物质、茶叶色素、酶类、维生素类、无机物类等11大类。其中,茶咖啡碱等生物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茶多酚的杀菌消炎作用,茶多酚与茶中所含维生素C结合的抗过敏作用,维生素A、B、C、E等的增强体质和抗衰
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经历过脚痛,不过脚痛也许不仅仅是因为长时间走路或站立。美国足医学联合会(APMA)提醒大家,遇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些脚部疼痛,特别是那种持续几天甚至几周的,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血管疾病、糖尿病。胀痛:高血压、骨质疏松。美国足医学联合会发言人詹尼弗方施瓦茨博士说,女性在30-40岁时或经-,期会出现脚部肿胀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因此一些医生会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