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更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也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乃至成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生活习惯;教育;成才
何谓“习惯”?“习惯”就是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为成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所以说,如果学生能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终生受益。说到学生的习惯,大家可能马上想到的是学习习惯,但笔者认为习惯可以分为两种,除了大家关注较多的学习习惯,还有一种就是很重要的生活习惯。笔者认为,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是同样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生活习惯影响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生活习惯对学习习惯的影响之大,笔者深有体会。比如学生生活上粗心大意,老是丢三落四的,学习上亦会如此:会犯数字代错、计算失误、看题不清楚、漏做题目等错误。比如在家做事拖拖拉拉,学习上也会拖拉:有些学生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过足电视瘾,然后经过家长无数次催促才写作业。再比如生活上邋邋遢遢,不注意卫生,学习上也会如此:作业本皱巴巴的还有污渍,本子上字迹潦草。由此可见,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从事教育事业三年,我有这样一个发现:凡是在班上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生活习惯都很差,经常找不到东西。教师讲试卷,他们就开始翻箱倒柜找卷子,等他们找到,教师已经讲了好几题了;教师布置做作业,他们就开始找橡皮、尺子,卷铅笔,等他们准备写作业,其他学生作业已经做了一半了。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找东西上,试问,这样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可见,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学生学业的进步造成多么大的妨碍。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生活习惯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一个人的习惯会伴随他的一生,有时也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你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也就是说你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昨天的习惯会造就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会决定未来的我们。在这里,笔者主要谈一些与学习关系较紧密的主要的生活习惯:
(1)遇事积极乐观的习惯。总有家长和我说,我家的孩子很内向,老师你多表扬表扬他。但我却发现,当有些小朋友的成绩考得不好时,家长就会不停地批评孩子,而不是帮孩子理性地寻找原因。家访的时候也可以听到学生抱怨,说自己的妈妈老是说别人家的小孩好。事实上,积极、开朗的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性格、经历与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在慢慢形成。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为寻找白炽灯的灯丝,他尝试用了1000多种灯丝材料。赏识教育家周弘的女儿从小耳朵失聪,她靠着父亲培养的乐观自信,克服了语言的重重障碍,演讲、英语诸方面都超过正常儿童,后来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可知,一个人的积极乐观的习惯有多么的重要。
(2)珍惜时间的习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经常能听到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经常开小差,本来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做了一个小时多还没做完。还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在放学后喜欢在回家的路上到处闲逛,家长很是着急。可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作息时间,并让学生体验到浪费时间的后果。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做事较随意,可以让他吃一些苦头,比如浪费时间就不能看动画片等,让学生从中接受教训,认识到不抓紧时间就要受到损失。
(3)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三国首都生活习惯研究报告》中指出,三国小学生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生活方面的习惯养成,尤其是睡眠习惯和卫生习惯。三地父母对孩子经常说的话都是“早点睡”,其次是“把周围收拾干净”。
除了要自信、乐观,还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独立自主、坚韧执着、自律自制等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是同等重要的。一句话,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将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荣艳.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吉林教育,2010(2).
[2]梁实秋.养成好习惯[J].初中生之友,2010(Z1).
关键词:培养;生活习惯;教育;成才
何谓“习惯”?“习惯”就是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为成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所以说,如果学生能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终生受益。说到学生的习惯,大家可能马上想到的是学习习惯,但笔者认为习惯可以分为两种,除了大家关注较多的学习习惯,还有一种就是很重要的生活习惯。笔者认为,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是同样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生活习惯影响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生活习惯对学习习惯的影响之大,笔者深有体会。比如学生生活上粗心大意,老是丢三落四的,学习上亦会如此:会犯数字代错、计算失误、看题不清楚、漏做题目等错误。比如在家做事拖拖拉拉,学习上也会拖拉:有些学生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过足电视瘾,然后经过家长无数次催促才写作业。再比如生活上邋邋遢遢,不注意卫生,学习上也会如此:作业本皱巴巴的还有污渍,本子上字迹潦草。由此可见,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从事教育事业三年,我有这样一个发现:凡是在班上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生活习惯都很差,经常找不到东西。教师讲试卷,他们就开始翻箱倒柜找卷子,等他们找到,教师已经讲了好几题了;教师布置做作业,他们就开始找橡皮、尺子,卷铅笔,等他们准备写作业,其他学生作业已经做了一半了。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找东西上,试问,这样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可见,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给学生学业的进步造成多么大的妨碍。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生活习惯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一个人的习惯会伴随他的一生,有时也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俄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你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也就是说你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昨天的习惯会造就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会决定未来的我们。在这里,笔者主要谈一些与学习关系较紧密的主要的生活习惯:
(1)遇事积极乐观的习惯。总有家长和我说,我家的孩子很内向,老师你多表扬表扬他。但我却发现,当有些小朋友的成绩考得不好时,家长就会不停地批评孩子,而不是帮孩子理性地寻找原因。家访的时候也可以听到学生抱怨,说自己的妈妈老是说别人家的小孩好。事实上,积极、开朗的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性格、经历与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在慢慢形成。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为寻找白炽灯的灯丝,他尝试用了1000多种灯丝材料。赏识教育家周弘的女儿从小耳朵失聪,她靠着父亲培养的乐观自信,克服了语言的重重障碍,演讲、英语诸方面都超过正常儿童,后来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可知,一个人的积极乐观的习惯有多么的重要。
(2)珍惜时间的习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经常能听到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经常开小差,本来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做了一个小时多还没做完。还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在放学后喜欢在回家的路上到处闲逛,家长很是着急。可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作息时间,并让学生体验到浪费时间的后果。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做事较随意,可以让他吃一些苦头,比如浪费时间就不能看动画片等,让学生从中接受教训,认识到不抓紧时间就要受到损失。
(3)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三国首都生活习惯研究报告》中指出,三国小学生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生活方面的习惯养成,尤其是睡眠习惯和卫生习惯。三地父母对孩子经常说的话都是“早点睡”,其次是“把周围收拾干净”。
除了要自信、乐观,还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独立自主、坚韧执着、自律自制等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是同等重要的。一句话,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将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荣艳.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吉林教育,2010(2).
[2]梁实秋.养成好习惯[J].初中生之友,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