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和为贵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一二年级,家庭总是处于激烈争吵中,到了三四年级时,家庭基本处于破裂状态。这种家庭的纷争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的成长,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让我愈加沉默。我开始更依靠自己,到了现在,我更信赖自己而不是别人,遇到事情总是单独解决(虽然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效率不高且容易犯错)。[材料提供: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在争吵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容易走向封闭,不相信周围的人,对生活悲观。所以,负责任的父母亲在争吵之前一定要三思。
  一般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做后盾。夫妻关系不和,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孩子就很难得到父母亲的稳定指导,孩子的小问题也不能消灭在萌芽之中。
  怎样才能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呢?
  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卿卿我我,恨不得天天呆在一起;而两个人结婚之后,可以天天呆在一起了,却似乎总有挑不完的刺。难道人真的像刺猬一样浑身是刺?
  不然。夫妻生活中的争吵,绝大多数是由于夫妻双方的沟通方式不当所导致的。在恋爱中,每个人都在顺着对方,恭维着对方,这样关系自然好;结婚之后,两个有着不同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人天天在一起,互不相让,自然就冲突不断。
  我提炼了改善夫妻关系的十条沟通原则,个人认为是合理的:
  1.重视沟通,建立沟通的习惯。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需要沟通的地方肯定是很多的。在家庭生活中,要养成积极沟通的习惯,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如果不能随时表达,就每周确定一个时间来沟通。否则,如果有不同意见不拿出来讨论,忽视沟通,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终至大吵大闹。
  2.悦纳自我,确立安全的自我。有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对方不重视自己,或者对方的父母亲不喜欢自己,以致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导致家庭内部矛盾重重。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求每个人都要自信,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地位,这样,就不会成为一个在沟通中“容易受伤”的人,就不会让对方看到你发火却莫名其妙。
  3.悦纳对方,积极地理解对方的言行。对爱人的做法,首先要持一种积极的、欣赏的态度。要这样来思考问题:他的做法和我期望的不一样,但他爱我,所以,他这样做是有他的道理的。这样一来,情人眼里出西施,你就不会轻易地批评对方了。
  4.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给别人提意见,总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所谓“忠言逆耳”。因此,当你要向对方提意见时,不要希望一次解决所有问题,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试想,如果你一次性地把对方评点的一无是处,对方还能保持冷静吗?有些人在沟通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沟通肯定会不欢而散。
  5.以积极、肯定的方式进行沟通。有些人在沟通的时候不是为了求得共识,而是图口头的痛快,所以,一味地批评、指责,骂完之后,觉得自己气顺了,结果呢,夫妻之间有了更深的矛盾。每个人都喜欢夸奖、表扬,不喜欢批评,这个道理,对同事和陌生人时,你很懂;对自己最亲爱的家人,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如果你希望丈夫下班之后早点回家,就在他准时回家时表达你的欣赏和感謝,或许,这样会比在他晚回家时恶狠狠地批评收到更好的效果。
  6.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喜欢就说喜欢,不喜欢就说不喜欢,这样能够让对方较早地意识到你的不同意见,促使双方较早地坐下来谋求共识。有些人有委曲求全的美德,每天都不表达不同意见,可是忍到某一天,就会火山爆发,批评对方“不关心”“不体贴”,这样不是很不应当吗?
  7.冷静讨论,保持情绪稳定。把一次错误说成总是做错,把简单的问题上纲上线,也是不良的沟通习惯。一旦你夸大事实,即使你占理,这次沟通也会失败。想想,要是你的上司因为你犯了一个小小的数字错误就怀疑你的专业水准,你也会生气、激动的。所以,在和爱人交流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一就是一,千万不要说成二。
  8.学会倾听对方,努力理解对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庭就永无宁日。不管你受了多好的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都不要认为你的观点就是绝对的真理。和谐的夫妻关系要求相互让步,要求妥协,“针尖对麦芒”就会两败俱伤。坐下来,听一下对方是怎么说的,看一下对方是不是有一些道理,各让一步吧。
  9.尊重对方及其感受。每个人都有尊严,都希望在家庭中得到尊重。要尊重对方的人品、职业、能力,尊重对方的父母、家庭、家乡、口音,尊重对方的传统和习惯,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有些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亲敬奉有加,对爱人的父母亲就没有表示出应有的重视、尊敬,这样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
  10.有效解决问题,保持沟通的效率。有效的沟通,只一次就可以挽救一个婚姻;无效的沟通,一天十次,恰恰会逼散一个家庭。中国式家庭没有定期沟通的习惯,有了问题就随时提出来,不管是早上上班前,还是晚饭时、临睡前,不管对方是不是正在忙着其他事情,也不管对方的情绪状态怎样。这样的表达,经常被称为唠叨。唠叨是一种不被重视的说话,用唠叨来沟通往往是无效的,甚至适得其反。在这一方面,家庭不妨模仿一下企业,每周召开家庭会议,在会议上提出批评、建议、表扬等,每周考察一次每个人的进步,这样岂不是很好?
其他文献
像鸿鹊飞越山岭,像骆驼穿越沙漠,不弃的精神和持久的耐力iL我们记忆犹新;走过秋月冬雪,走过榴花似火,激情四射的身影和耀眼夺目的光彩让我们念念不忘。他,21岁参教,27岁,羊口中学副校
一个星期前。  晚饭后的我正在市郊的一条马路上散步,此时,金灿灿的夕阳洒落在了市郊的田野里,风景很美,心情也不错。  正走着,忽见一名到附近学校上晚自习的男孩儿骑着车从我身边匆匆而过,“咣当”一声,从他肩上的书包里掉下一样东西。我急忙赶过去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八成新的水笔。笔是一个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况且这支笔挺好的,看来价钱不菲。于是我拿着笔拼命地朝着那个骑车的男孩儿追去,边追边喊:“等等,等
选择题在目前的中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部分人的思想里,往往认为选择题是很简单容易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选择题无论是答题还是命题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它需要对
“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即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良心相联系,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但可以指出,这种偏重于行为表现的“慎独”,自然不可能是一种天生之物,而是与某种精神意识密切相连。这种精神意识当主要是“敬畏”。故此,所谓过好“慎
2015年初,达宝恩在北京和安徽国生电器同步开设了达宝恩智能生活体验馆。当时,达宝恩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丰路告诉《电器》记者:“未来要在中国开设至少50家智能生活体验馆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许多省、市对课外文学
怀着一种感动的心情,着迷于那诗意唯美的故事情节,我仅用了三个夜晚就读完了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主编的《生活在痴迷之中》一书。该书记录着20位教师的生命探索历程。每一位教师
近来,重庆丰都县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位于丰都县城丁庄码头的星火学校校长郑天云,在全校的家长会上,当着1200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有人认为,该校长纯属作秀;有人觉得,校长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值得称道。  笔者以为,为母洗脚,“秀”出了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秀”出了感恩父母的生动教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显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领悟真善美、学会做人之道,是
著名哲学家李德顺先生在他的著作《生命的价值》里,对人的价值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他自己需要,那么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呈现出较为普遍、明显的双重性。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生活与社会道德生活的隔离,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对峙,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导致了其学习与生活的困惑和不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依凭大学生的这一人格特征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促使其道德人格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双重人格;时代征候